《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

  摄释分之上

  摄释分

  如是已说摄决择。云何摄释。总●南曰

  体释文义法,起义难次师,说众听赞佛,略广学胜利。

  云何为体为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云何为释。谓 略有五。一者法。二者等起。三者义。四者释难。五者次第

  甲一.体摄

  乙一.文

  云何为文。谓有六种。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字身。四者语。五者行相。六者机请。

  丙一.名句文身

  丁一.释差别

  名身者。谓共知增语。此复略说有十二种。一者假立名。二者实事名。三者同类相应名。四者异类相应名。五 者随德名。六者假说名。七者同所了名。八者非同所了名。九者显名。十者不显名。十一者略名。十二者广名。假 立名者。谓于内假立我及有情命者等名。于外假立瓶衣等名。实事名者。谓于眼等色等诸根义中。立眼等名。同类 相应名者。谓有情色受大种等名。异类相应名者。谓佛授德友青黄等名。随德名者。谓变碍故名色。领纳故名受。 发光故名日。如是等名。假说名者。谓呼贫名富。若余所有不观待义安立其名。同所了名者。谓共所解想。与此相 违是非同所了名者。谓共所解想。与此相违是非同所了名。显名者。谓其义易了。不显名者。谓其义难了。如达罗 弭茶明等。略名者。谓一字名。广名者。谓多字名

  句身者。谓名字圆满。此复六种。一者不圆满句。二者圆满句。三者所成句。四者能成句。五者句。六者释句 。不圆满句者。谓文不究竟。义不究竟。当知复由第二句故方得圆满如说: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善调伏自心 ,是诸佛圣教。若唯言诸恶。则文不究竟。若言诸恶者。则义不究竟。更加莫作方得圆满。即圆满句。所成句者。 谓前句由后句方得成立。如说: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此中为成诸行无常故。次说言有起尽 法。前是所成。即所成句。后是能成。即能成句。句者。如言善性。释句者。谓正趣善士

  字身者。谓若究竟若不究竟名句所依四十九字

  丁二.总料简

  此中欲为名首。名为句首。句必有名。名必有字。若唯一字则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摄。唯字无名。问何因 缘故施设名等二种身耶。答为令领受诸增语触所生受故。问名是何义。答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名为名。又能令意 作种种相故。名为名。又由语言之所呼召故名为名。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名为句。随显名句故。名为文 。如世尊说增语增语路。乃至广说此中增语者。谓一切众同类相应名增语。路者谓并众同类欲能起彼故。词者。谓 彼相应语。又即此语各别于彼彼处若若释。彼所依处。名为彼路。施设者。谓一一分别施设。建立彼所依处。名为 彼路欲即是词。无有别欲。此即增语施设之路。又名身等略有六种依处。一者法。二者义。三者补特伽罗。四者时 。五者数。六者处所。彼广分别当知已如闻所成地。

  丙二.语

  语者。当知略具八分。谓先首美妙等由彼语文句等相应。乃至常委分资粮故能说正法。先首语者。趣●宫为先 首故。美妙语者。其声清美如羯罗频迦音故。显了语者。谓词句文皆善巧故。易解语者。巧辩说故。乐闻语者。引 法义故。无依语者。不依希望他信己故。不违逆语者。知量说故。无边语者。广大善巧故。如是八种语当知略具三 德。一者趣向德。谓初一种。二者自体德。谓次二种。三者加行德。谓所余种。

  相应者。谓名句文身次第善安立故。又依四种道理相应故。助伴者。能成次第故。随顺者。谓解释次第故。清 彻者。文句显了故。清净资助者。善入众心故。相称者。如众会故。应供故。称法故。引义故。顺持故。常委分资 粮者。审悉所作恒常所作故。名常委。彼分者。谓正见等此是彼资粮故

  丙三.行相

  行相者。谓诸蕴相应。诸界相应。诸处相应。缘起相应。处非处相应。念住相应。如是等相应语言。或声闻说 。或如来说。或菩萨说。是名行相。

  丙四.机请

  机请者。谓因机请问而起言说。此复根等差别当知有二十七种补特伽罗。此中由根差别故成二种。一者钝根。 二者利根。由行差别故。成七种。谓贪等行。如声闻地已说。由众差别故。成二种。一者在家众。二者出家众。由 愿差别故。成三种。一者声闻。二者独觉。三者菩萨。由可救不可救差别故。成二种。谓般●法。不般●法。由加 行差别故。成九种。一已入正法。二未入正法三有障碍。四无障碍。五已成熟。六未成熟。七具缚。八不具缚。九 无缚。由种类差别故。成二种。一者人。二者非人。

  如是六文总有四相。说名为文。一所说相。谓名身等行相为后。二所为相。谓机请摄二十七种补特伽罗。三能 说相。谓语。四说者相。谓声闻菩萨及与如来。如是六种皆显于文。若阙一种。不能显义由能显义是 故名文

  乙二.义

  云何为义。当知略有十种。一者地义。二者相义。三者作意等义。四者依处义。五者过患义。六者胜利义。七 者所治义。八者能治义。九者略义。十者广义。

  丙一.地义

  地义者。略有五地。一者资粮地。二者加行地。三者见地。四者修地。五者究竟地。又广分别有十七地。谓五 识身地为初。无余依地为后。

  丙二.相义

  相义者。当知有五种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三者假立相。四者因相。五者果相。如是五相。如思所成地已 辩。复有五相。一者异门相。二者瑜伽相。三者转异相。四者杂染相。五者清净相。如是五相。当知如前处处分别 。复有五相。一者所诠相。二者能诠相。三者此二相应相。四者执著相。五者不执著相。所论相者。谓相等五法。 如五事中已说。能诠相者。谓即于彼依止名等。为欲随说自性差别所有语言。应知此即是遍计所执自性相。此遍计 所执自性。有差别名。所谓亦名遍计所执。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虚妄所执。亦名言说所显。亦名文 字加行。亦名唯有音声。亦名无有体相。如是等类差别应知。此二相应相者。谓所诠能诠更互相应。即是遍计所执 自性执所依止。执著相者。谓诸愚夫无始时来相续流转遍计所执自性执及彼随眠。不执著相者。谓已见谛者如实了 佑遍计所执相及彼习气解脱。若正分别如思所成地。应知其相

  丙三.作意等义

  作意等义者。谓七种作意。即了相等。如前声闻地已说。复有十智。一者苦智。二者集智。三者灭智。四者道 智。五者法智。六者种类智。七者他心智。八者世俗智。九者尽智。十者无生智。此亦如前声闻地辩。复有六识身 。所谓眼识乃至意识。此亦如前五识身地意地已辩复有九种遍知。一者欲界系见苦集所断断遍知。二者色无色界系 见苦集所断断遍知。三者欲界系见灭所断断遍知。四者色无色界系见灭所断断遍知。五者欲界系见道所断断遍知。 六者色无色界系见道所断断遍知。七者顺下分结断遍知。八者色贪尽遍知。九者无色贪尽遍知。如三摩多地已辩其 相。复有三解脱门。谓空无愿无相。当知亦如三摩多地已辩其相。此中应当分别诸法几种作意之所思惟。几智所知 。几识所识。几种遍知之所遍知。几解脱门之所解脱。以如是等无量观门。应观诸法

  丙四.依处义

  依处义者。略有三种。一者事依处。二者时依处。三者补特伽罗依处

  丁一.事依处

  事依处者。复有三种。一者根本事依处。二者得方便事依处。三者悲愍他事依处。

  根本事依处。复有六种。一者善趣。二者恶趣。三者退堕。四者升进。五者生死。六者。得方便事依处。复有 十二种。谓十二种行。一者欲行。二者离行。三者善行。四者不善行。五者苦行。六者非苦行。七者顺退分行。八 者顺进分行。九者椎染行。十者清净行。十一者自义行。十二者他义行。悲愍他事依处。复有五种。一者令离欲。 二者示现。三者教导。四者赞励。五者庆喜

  戊一.根本事依处

  此中善趣者。谓人天。恶趣者。谓诸恶趣。退堕者。复有二种。一者不方他。二者方他。初谓自然寿命退减。 如寿命退减如是。色力财富。安乐名称。辩才等退减。当知亦尔。方他者。谓族姓退减。自在增上退减。薄小宗叶 言不威肃。智慧弊恶。不能获得广大色声及香味触。于所受用广大事中。心不喜乐。如是等类。名为退堕。与此相 违。随其所应名为升进。生死者。谓即善趣恶趣退堕升进。●者。谓有余依及无余依二●界。

  戊二.得方便事依处

  欲行者。谓如十种受用欲中说。离行者。谓即于彼所受用事。知无常等已厌而出家。受持禁戒。守根门等。善 行者。谓施戒修善有漏行。不善行者。谓三种恶行。苦行者。谓露形无衣如是等类。乃至广说。非苦行者。谓不弃 舍如法所得所有安乐。远离二边所谓受用欲乐行边。及与受用自苦行边。依止中道如法追求。及正受用衣服等事。 顺退分行者。谓所有行能障寿等诸升进事。与此相违。当知即是顺进分行。如鹦鹉经说。杂染行者。略有三种。一 者业杂染。二者烦恼杂染。三者流转杂染。当知此中有九根本句。谓业杂染有三句。一贪欲。二瞋恚。三愚痴。烦 恼杂染有四句。即四颠倒。流转杂染有二句。谓无明及有爱。所以者何。由三不善根。生起种种业杂染故。由四颠 倒能发种种烦恼杂染故。烦恼生已由无明门。诸出家者。能生种种流转杂染。由有爱门诸在家者。能生种种流转杂 染。清净行者。略有三学五地。谓资粮地乃至究竟地。如先已说。当知学等有九根本句。谓增上戒学及增上心学。 有无贪无瞋无痴。在资粮地及加行地增上慧学。有四无颠倒。明及解脱。在见地修地及究竟地。自义行者。谓自利 行如声闻独觉。彼虽或时起利他行。然本期愿不唯利他。是故所行名自义行。他义行者。谓利他行。如佛菩萨为欲 利益无量众生。为欲安乐无量众生。乃至广说

  戊三.悲愍他事依处

  今离欲者。谓诃责六种黑品诸行。示现过患令离爱欲。示现者。谓为令受学白品行故。示现四种真实道理。教 导者。谓示现已得信解者。安置学处令正受行。由已于彼得自在故。彼便请言。我于今者当何所作。唯愿教诲。因 告之曰。汝等今者于如是如是事。应正作。应随学。赞励者。谓彼有情若于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尔时称赞策 励其心。令于彼事堪有势力。庆喜者。谓彼有情于法随法勇猛正行即应如实赞悦令其欢喜

  复次令离欲示现者。或有令离欲而不示现。如教导他令其离欲。而谓彼曰。如某所言不应作者。汝今必定不应 复作。或怖彼言汝若作者我必当作如是如是。或复求彼汝若是我亲爱善友。必不应作。或有示现不令离欲。如处中 者。示现功德及与过失。而未堪遮令离过失。或有令离者。谓初未受学令其受学。既受学已未上升进。令其升进。 庆喜者。若可庆喜而庆喜时。有五胜利。一者令彼于己所证其心决定。二者令余于彼所证功德生趣证心。三者令诽 谤者心得清净。四者令不清净者心处中住。五者令清净者倍复增长。若有补特伽罗庆他善事。当知造作增长。能感 悦意天生之业。若命终已。随彼彼生。常闻悦意美妙音声。一切境界无不悦意。复次欲行或有能感善趣如为欲故造 后善业。或有能感恶趣。如以非法摄受诸欲。离行若有毁犯能感恶趣。若能成办能感善趣。及能作●资粮。善行能 感善趣。及作●资粮。不善行能感恶趣。苦行能感恶趣。由依邪见自苦身故。非苦行能作●资粮。顺退分行顺进分 行。随其所应。退堕升进杂染行。能感生死。清净行能证●。自义行唯令自身往善趣。逮升进证●。他善行俱令自 他往善趣。逮升进证●如是三事中根本事有六种。谓初善趣乃至●为后。得方便事有十二种。谓十二行。悲愍他事 有五种。谓由五种悲愍众生。此中由根本事增上力故。依十二行。如其所应令他离欲。乃至庆喜

  丁二.时依处、补特伽罗依处

  时依处者。谓略有三种言事。一者过去言事。二者未来言事。三者现在言事。如经广说

  补特伽罗依处者。谓软根等二十七种补特伽罗。应知其相。即依如是如上所说。若事若时若补特伽罗故。诸佛 世尊流布圣教。是故说彼名为依处。

  丙五.过患、胜利、所治、能治、略、广义

  过患义者。以要言之。于应毁厌义而起毁厌。或法或补特伽罗

  胜利义者。以要言之。于应称赞义而起称赞或法或补特伽罗

  所治义者。以要言之。一切杂染行

  能治善者。以要言之。一切清净行。如贪是所治不净为能治。瞋是所治慈为能治。如是等尽当知

  略义者。谓宣说诸法同类相应。广义者。谓宣说诸法异类相应。复次说不了义经故。说了义经故。复次有二种 略义。一者名略。二者义略。如略义如是广义。亦有二种一有名广。二者义广。如世尊言舍利子我所说法。或略或 广。然悟解者甚难可得。广说如经。当知。此中显示世尊于契经中文广义略。于伽他中义广文略

  为摄十义故。说中间南曰:

  诸地相作意,依处德非德,所对治能治,广略义应知。

  复次如是略说佛教体性十种义已。诸说法者应依圣教寻求十种若具不具。既自求已应为他说

  甲二.释摄

  如是建立诸经文义体已。诸说法者应以五相随顺解释一切佛经。谓初应略说法要。次应宣说等起。次应宣说其 义。次应释难。后应辩次第

  乙一.由五相

  丙一.正所说相

  丁一.法

  法者。略有十二种。谓契经等十二分教。

  契经者。谓贯穿义长行直说。多分摄受意趣体性

  应颂者。谓长行后宣说伽他。又略所说不了义经

  记别者。谓广分别略所义。及记命过弟子生处

  讽颂者。谓以句说。或以二句或以三四五六句说

  自说者。谓无请而说。为令弟子得胜解故。为令上品所化有情安住胜理。自然而说。如经言世尊 今者自然宣说

  缘起者。谓有请而说。如经言世尊一时依墨鹿子为诸苹宣说法要。又依别解脱因起之道。毗奈耶摄所有言说。 又于是处说如是言。世尊依如是如是因缘。依如是如是事。说如是如是语

  譬喻者。谓有譬喻经。由譬喻故隐义明了。

  本事者。谓除本生。宣说前际诸所有事

  本生者。谓宣说己身于过去世行菩萨行时自本生事

  方广者。谓说菩萨道。如说七地四菩萨行。及说诸佛百四十种不共佛法。谓四一切种清净。乃至一切种妙智。 如菩萨地已广说。又复此法广故。多故。极高大故。时长远故。谓极勇猛经三大劫阿俗企耶。方得成满故。名方广 。

  未曾有法者。谓诸如来。若诸声闻。若在家者说希奇法。如诸经中因希有事起于言说。

  论议者。谓诸经典循环研窍摩理迦。且如一切了义经皆名摩理迦谓于是处世尊自广分别诸法体相。又于是处诸 圣弟子已见谛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别诸法体相。此亦名为摩理迦。即此摩理迦亦名阿毗达磨。犹如世间一切书算诗 论等皆有摩理迦。当知经中循环研窍诸法体相。亦复如是。又如诸字若无摩理迦即不明了。如是契经等十二分圣教 。若不建立诸法体相。即不明了。若建立已即得明了。又无杂乱宣说法相。是故即此摩理迦。亦名阿毗达磨。又即 依此摩理迦。所余解释诸经义者。亦名论义

  丁二.等起

  等起者。谓由三种若事若时若补特伽罗依处故。随应当说。谓如是补特伽罗。有如是行。为令离 欲乃至庆喜。

  丁三.义

  已说等起次应说义。义者。略有二种。一者总义。二者别义。由四种相当说总义。一者引了义经故。二者分别 事究竟故。三者行故。四者果故。行复二种。一者邪行。二者正行。果亦二种。一者正行果。二者邪行果。由四种 相当说别义。一者分别差别名。二者分别自体相。三者训释言词。四者义门差别。训释言词。复由五种方便。一由 相故。二由自性故。三由业故。四由法故。五由因果故。义门差别。当知复由五相。一者自性差别故。二者界差别 故。三者时差别故。四者仆差别故。五者补特伽罗差别故。此中自性差别者。谓色自性有十色处差别。受自性有三 受差别。想自性有六想差别。行自性有三行差别。识自性有六识差别。如是等类当知诸法自性差别。界差别者。谓 欲界差别故。色界差别故。无色界差别故。时差别者。谓过去时差别故。未来时差别故。现在时差别故。位差别者 。当知有二十五种分位差别。谓下中上三位差别故。苦乐不苦不乐三位差别故。善不善无记三位差别故。闻思修三 位差别故。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位差别故。内外二位差别故。所取能取二位差别故。所治能治二位差别故现前不 现前二位差别故。因果二位差别故。补特伽罗差别者。如前所说二十七种补特伽罗。应知差别

  丁四.释难

  释难者。若自设难若他设难皆应解释。当知此难略由五相。一者为未了义得显了故。如言此文有何义耶。二者 语相违故。如言何故世尊先所说异。今所说异。三者道理相违故。如有显示与四道理相违之义。四者不决定显示故 。如言何故世尊于一种义。于彼彼处种种异门。差别显示。五者究竟非现见故。如言内我有何体性有何色相。而言 常恒无有变易如是正住。如是等类难相应知。于此五难随其次第应当解释。谓于不了义难方便显了。于语相违难显 示意趣随顺会通。如于于不决定显示难。于究竟非现见难。当知亦尔。于道理相违难。或以异教而决判之。或复示 现四种道理。或复示现因果相应。所谓此言或为增果。或为增因。又于释难应设四记。一者一向记。谓为如理来请 问者。无何建立诸法性相。二者分别记。谓为如理或不如理来请问者。开示差别诸法性相。三者反问记。谓为令彼 戏论问者自叙己过。四者置记。由四因缘默置而记。谓无体性故。甚深等故。此广如前思所成地已说其相。又如有 问如来灭后为有无等。此于世俗及胜义谛所有理趣皆不应记。是故说彼名为置记。此中如来约胜义谛。非有性故不 可记别。约世俗谛。所依能依道相违故。彼果永断不成实故。亦不可记如来灭后是有无等

  丁五.次第

  次第者。略有三种。一者圆满次第。二者解释次第。三者能成次第。为欲显示此三次第略引圣教。如世尊言我 昔出家甚为盛美。第一盛美最极盛美。此言显示盛美圆满次第。又复说言。我曾处父净饭王宫。颜容端正。乃至广 说。此言显示盛美解释次第。又复说言为何义故盛美出家。由见老病死等法故。此言显示能成次第。又复经中略说 诸法。如言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如是等类。但显圆满次第。由所余句圆满此受故。名圆满。如受四谛亦尔。 谓先说一句。后后随顺次第宣说。能成次第复有二种。谓或以前句成立后句。或以后句成立前句。解释次第当知亦 尔

  丙二.能善说相

  丁一.师

  师者。谓成就十法。名说法师众相圆满。一者善于法义。谓于六种法十种义。善能解了故。二者能广宣说。谓 多闻闻持其闻积集故。三者具足无畏。谓于刹帝利等胜大众中。宣说正法无所怯惧故。又因此故声不嘶掉。腋不流 汗。念无忘失故。四者言词善巧。谓语工圆满。八支成就。言词具足。处众说法故。语工圆满者。谓此语言先首美 妙等。乃至广说。五者善方便说。谓二十种善巧方便宣说正法故。如以时殷重等。六者具足成就法随法行。谓不唯 听闻以为究竟。如其所说即如是行故。七者威仪具足。谓说法时手足不乱。头不动摇而无变易。鼻不改异。进止往 来威仪庠序故。八者勇猛精进。谓常乐听闻所未闻法。于已闻法转令明净。不舍瑜伽。不舍作意心。不舍离内奢摩 他故。九者无有厌倦。谓为四众广宣妙法。身心无倦故。十者具足忍力。谓骂弄诃责终不反报。若被轻蔑不生忿戚 。乃至广说

  丁二.众

  说众者。谓处五众宣八种言。何等为八。一者可喜乐言。二者善开发言。三者善释难言。四者善分析言。五者 善顺入言。六者引余证言。七者胜辩才言。八者随宗趣言。五众者。一在家众。二出家众。三净信众。四邪恶众。 五处中众

  可喜乐言者。当知有五相。一有证因。二者譬喻。三语具圆满。四文句绮靡五言词显了。善开发言者。开深隐 义令显故。辩显义令深隐故。善释难言者。广要言之。当知离五种难善成就故。善分析言者。于一一法依增一道理 。乃至析为十种。或复过此。如依三法说或依四念住。乃至广说。善顺入言者。唯善显现解释契经应颂等法。终不 引余外道邪论。引余证言者。谓引余经成立所说。胜辩才言者。随自所忍善分别义。随宗趣言者。依摩理迦分别显 示。或依其余无倒说者所说者教。如理解释

  复次处在家众。应依毁诸恶行赞诸善行。现说正法令其止息及进修故。处出家众应依增上戒等三学。现说正法 令速欣乐故。处净信等众。应依圣教广大威德。现说正法如其次第令倍增长。令处中信。令生净信故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

  摄释分之下

  丁三.听

  听者。谓如是说法者说正法时。应安处他令住恭敬无倒听闻。云何安处。谓或由一因或乃至十

  一因者。谓恭敬听法。现前能证利益安乐故。此中或有利益非安乐等四句。如菩萨地法受中已说

  二因者。谓善建立一切法故。善建立者。离诸过故具大义故。又为说者听者所设劬劳有胜果故。若不尔者。能 说能听徒废己业。虚设功劳应无有果

  三因者。恭敬听法。能令众生舍恶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摄因故。如是三事。要由恭敬听闻方 得

  四因者。一恭敬听法。能善了达契约等法。二如是正法。能令众生舍诸不善摄受诸善。若善听者。则能精勤若 舍若受。三由舍受故舍离恶因所招后苦。四由此受舍善恶因故。速证●

  五因者。谓佛世尊所说正法。有因缘有出离。有依趣有勇猛有神变。如是诸句。如摄异门分当广分别。复有五 因。谓我当闻所未闻。我当闻已研究。我当除断疑网。我当弃背诸见。我当以慧通达一切甚深句义。诸佛世尊说此 五种。显闻思修三所成慧清净方便。谓初二种显闻所成慧。次二种显思所成慧。后一种显修所成慧

  六因者。一为欲敬报大师恩德。谓佛世尊为我等故。行于无量难行苦行求得此法。云何今者而不听闻。二观自 义利。谓佛正法有现义利。三究竟能离一切热恼。四善顺正仪。五易可了见。六诸听慧者内证所知

  七因者。谓我当修集七种正法。我当知法知义。乃欲善知补特伽罗尊卑差别

  八因者。一佛法易得。乃至为旃茶罗等而开示故。二易可修学。行住坐卧皆得修故。三引发义利。谓能引发增 上生果决定胜果故。四初善故。五中善故。六后善故。七感现乐果故。八引后乐果故

  九因者。谓能解脱九种世间逼迫事故。一能出生死大牢狱故。二永断贪等坚牢缚故。三弃舍七财贫。建立七财 富故。四超度善行闻正法俭。建立善行闻正法丰故。五灭无明轲智慧明故。六度四暴流升●涂岸故。七究竟能疗烦 恼病故。八解脱一切贪爱●故。九能度无始生死旷野稠林行故。诸牢狱中生死牢狱最为第一。是故先 说。

  十因者。一恭敬听法得思择力。由此能受闻法胜利。如法求财不以非法。深见过患而受用之。二善知出离。谓 丧失财宝无忧无戚。亦不嗟怨。乃至广说。眷属离坏。若遭病苦不甚悲叹。亦不愁恼乃至广说。三于诸欲中深见过 患。及见出离最胜功德。清净出家舍离上妙卧具贪著。乃至能证诸妙静虑。四恭敬听法速顺证解广大甚深相似甚深 诸缘起法。又能引发广大善根出离欢喜。如世尊说。我圣弟子专心属耳听闻正法。能断五法能修七法。速疾圆满。 五诸圣弟子恭敬听法。所有集法皆成灭法。六解正法已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正去眼。七能引摄证预流果最胜资粮 。乃至证得阿罗汉果。及能吊摄阿罗汉果最胜资粮。八能引摄独觉资粮。九能善引摄无上正等菩提资粮。十能引一 切世出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丁四.赞佛略广

  赞佛略广者。谓说法师将欲开阐先当赞佛。赞有二种。一略。二广。

  略赞佛者。由五种相。应当了知。一者妙色。二者静寂。三者胜智。四者正行。五者威德。妙色者。谓三十二 大丈夫相八十随好。静寂者。谓善能密护诸根门等。及能永拔烦恼习气。胜智者。谓于过去未来现在世法及非世法 。无碍无著。正行者。谓自他利正行圆满。威德者。谓诸如来神通游戏。复有六种。略赞如来。谓功德圆满故。离 垢染故。无浊秽故。无与等故。唯利有情以为业故。于此业用有堪能故。此广分别如摄决择分

  广赞佛者。谓佛世尊无边名称德无量故。能施光明发智明故。能除黑槔灭一切无智槭。成就明眼具三眼故。见 胜义谛了知无等诸圣谛故。成就禁戒戒圆满故。戒耆宿故。如是两足中尊。诸调御中最胜最上。沙门众中最为殊美 。是诸世间难得珍宝。如是为哀愍者。为大悲者。乐为义者。求利益者。常悲愍者。如是为眼为智。为义为法。于 明了义能善决定。凡有所作皆依于义

  如是能证一切所未证义。由先证圣八支道故。自然证。故善能制立所未曾立胜梵行故。是知中道者。是证道者 。是示道者。是说道者。是引导者。如是是人中师子。离怖要故。是人中牛王。御大众故。是人中持御。众上首故 。是人中龙王。无误失故。是人中良马。心善调故。是人中最胜。家族姓等映众人故。是人中最上。戒正行智胜威 德等映众人故。是人中莲华。世间八法所不染故如是是无等者。无与等故。无等等者。等去来今无等者故。是最第 一。于诸有情为最上故。是故大仙王。戒耆宿故。长时积集胜梵行故。证古大仙所证道故。是最胜者。于诸外道烦 恼等魔能得胜故。是大牟尼。无有一切掉慢等故。与三寂静具相应故。不可引夺一切生等。及诸异论不引夺故。善 沐浴者。永离一切诸恶法故。到彼岸者。度一切萨迦耶故

  如是如来应正等觉乃至广说。是薄伽梵。如是白法圆满。一切智者一切法主。无忘失法。于诸有情坚固最胜。 一切苦乐不扰其心是善调者。密护根门善圆满故。是寂静者。受持尸罗善圆满故。是安隐者。已入决定地故。般● 者。已证菩提故。拔毒箭者。拔爱箭故。调未调者。静未静者。已如前说。安慰一切不安隐者。善能安立诸异生等 。令证顶流一来果故。寂灭一切未寂灭者。善能建立住初二果。令证不还及阿罗汉是故。无械者。出火坑者。度深 堑者。制诸求者。无倾动者。摧慢幢者。大常住者

  如是是阿罗汉。诸漏永尽。如前广说。乃至尽诸有结。如是永断五支。成就六支。广说乃至纯善积集最上丈夫 。如是善知法者。乃至善知补特伽罗有尊卑者如是是大沙门。大婆罗门。离垢无垢良医商主。是胜观者。是世间依 。是众生尊。此中离垢者。烦恼障断故。无垢者。所知障断故。又永拔习气故。名无垢。日夜六反观察世间故。名 胜观

  如是是一切种善清净者。大丈夫相及随形好庄严身者。具足十力为大力者。具四无畏无所畏者。是大悲者。于 三念住善住念者。成就三种不护法者。无忘失法。永害一切烦恼习气。具一切种微妙智者。此中大悲者。长时积集 故。谓经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乃证得。又复依缘一切有情故。缘一切种苦为境界故。于诸众生一切损恼变异利养。 得无转故。于诸有情平等转故

  丁五.总结略义

  复次此中诸说决师。应于如是安立释经法相。先当寻求若文若义。次复为他转五种释。如先所说。解释道理宣 说正法。又应如是安立自身于先所说说法者相。谓善法义等十种圆满。如是自安立已。应起如是品类言说。谓处五 大众。以如前所说可喜乐等八种言词为众说法。又安处他。令住恭敬。无何听闻。又应先赞大师功德。若有具足如 是五分说正法者。当知犹如五分音乐能令自他生大喜乐。又能引发自他利益。若能如是善修学已。当知具足五种胜 利。一于佛言义解了不难。二能善圆满说诸法相。三能善起发自他相续广大欢喜。四能引善出离。乃至天上人中称 誉遍满五能生起无量功德

  丙三.例释契经

  丁一.体摄

  复次如经中说住学胜利。当知此经文义为体。文者谓此经言。汝等苹。应当安住修学胜利。此中有十二字四名 一句。如是则摄名句字身。此中言说。是学处相则摄行相。如来言说本为苹请问则摄机。请如来所说言音。则摄于 语。是故此经一句具摄六文。如是慧为上首等诸句中。皆随相应知。

  义者。谓地义中但说声闻地。或具五地经言学胜利者。是资粮地。慧为上首者。是加行地。解脱坚固念为增上 者。是见地。修地。究竟地。是名地义。于相义中学胜利者。是戒自相。慧为上首者。具二种相。谓于慧自相所依 助伴等中。唯慧自体是慧自相。慧之所依助伴所缘。名为共相。解脱坚固者。谓永离一切烦恼重。是解脱自相。念 为增上者。是念自相。是名相义。作意义中学胜利者。非诸作意。唯显作意建立处所。慧为上首者。应知了相胜解 作意。解脱坚固者。显示远离。摄乐。方便究竟。方便究竟果作意。念为增上者。当知此显观察作意。是名作意义 。由此道理于智等中应随建立。依处义中依于●学处所摄清净行。随其所应起教导等。所谓教导乃至庆喜。当知此 中亦通有善等行。随其最胜但说清净行。出家补特伽罗是补特伽罗依处。又依软根等一切补特伽罗。应当庆喜。又 于过去现在时。应当庆喜。已证得故。正证得故。于现在时起于示现。于未来时起于教导及赞励是名依处义。胜利 义中。谓修三学速得圆满。是胜利义。过患义中。谓出家者。不应行于异行。不应储余财物。所治义中。谓犯尸罗 无智烦恼及忘失念。当知护尸罗等。即是能治义。又一切杂染行。皆是所治。三学等行。皆是能治。于略义中谓住 学胜利。乃至念为增上。此略举宗名为略义。当知即分别此名为广义。是名略广义。除此更无若过若 增

  丁二.事摄

  戊一.法

  复次于解释中。法者。谓于十二分教。当知此是契经所摄。又是记别由了义故

  戊二.等起

  等起者。谓应当说依止处所。为欲自显遍行智力故。发起此经。又为显示精勤修习清净行者。及为显示重财利 者令。信解彼所化有情依住学胜利等。精进修习速得圆满三学胜利。又为显示四种苹体故。此中经言学胜利者。为 令远离姓。形相苹体故。及令远离诈现轨则。密护威仪苹体故。慧为上首者。劝令修习真实正行苹体故。所以者何 。若有爱乐声誉等者。虽自勉励听受正法。慧不增长。若有远离前所说过。便于真实正行摄受正解脱中。堪任劝导 。又为于下劣生喜足者。劝令渐渐修学增进为乐追求随顺世间文章●术。于戒慢缓者。说学胜利。为守尸罗舍多闻 者。说慧为上首。为唯于闻思生喜足者。说解脱坚固。为于戒慧解脱起增上慢者。说念为增上。如是 等类皆名等起

  戊三.义

  己一.总义摄

  义者。谓总义中。当知此经宣说正行及正行果。如是戒等三学。当知是名学之边际。又言。如是住者。此显正 方便。四种瑜伽所摄。又言。如是住三学者。此显正行果。此中信欲为先。摄受尸罗。听受精进。慧 等方便

  已二.别义摄

  庚一.住学胜利

  于别义中所言学者。是劝精进如圣教行。若习若修名之差别。清净身言正命现行。是学自性。由此正行尸罗忍 辱等修显发。故名为学。又为静寂及为清凉。进习除灭。故名为学。如是等类训释名言。又应如前说相故。自性故 。业故。法故。及因果故。义门差别中。自性差别者。谓学胜利是所显示七品尸罗。或过一百五十学处。界差别者 。谓欲行中有别解脱律仪。色无色行中有静虚律仪。无漏律仪非界所系。时差别者。谓学胜利过去已学。未来当学 。现在正学。此学胜利。当知于去来今平等无异。位差别者。谓已入正法补特伽罗。诸学胜利。未成熟者。是下位 。正成熟者。是中位。已成熟者。是上位。若心不喜乐勉励修行诸梵行者。此学胜利是苦位。若心喜乐不自勉励修 梵行者。此学胜利是乐位。若于梵行非喜乐非不喜乐者。此学胜利是不苦不乐位。又学胜利皆是善位。非不善位。 非无记位。若听受者是名闻位。若思惟者是名思位。若修习者是名修位。若未证得增上心慧。唯是增上戒位。若证 得者亦是增上心慧二位。如是等类是位差别。补特伽罗差别者。此中意说出家补特伽罗。或是纯根。或是利根。或 贪等行。或等分行。或薄尘行。唯是声闻非诸独觉。非诸菩萨。由彼独觉别觉悟故。菩萨解脱为坚固故。不说共住 修学胜利。又复此中唯说般●为法者。已入正法者。无有障碍者。亦具缚者不具缚者非无缚者。唯人非天。如是等 类名补特伽罗差别。如于学胜利如是。于慧为上首性。于解脱坚固性。于念为增上性。随其所应当知 皆有五种差别

  此中胜利者。是功德增进圆满名之差别。如说当观十种胜利是其自性。此法能有饶益。应可称赞。故名胜利。 又复此法随生有情定应随逐。故名胜利。又复此法称赞所随故。名胜利。门差别者。当知十种差别。谓能摄受于僧 。令僧精恳。乃至广说

  此中苹者。是沙门拾离家法趣非家等名之差别。具足别解脱律仪众同分是其自性。于其形色勤精进故。怖畏恶 趣自防守故。摄无损故。名为苹。门差别者。谓刹帝利等差别故。上族下族差别故。少中老年差别故。当知是门差 别

  此中住者。是俯就于时。精勤修习名之差别。此住自性。离所说学无有别法。种种威仪摄受时分故。名为住。 此是训词。门差别者。谓威仪差别故。朝中后分差别故。日夜差别故。当知是名住门差别

  庚二.慧解脱等

  此中慧者。是智见明现观等名之差别。简择法相心所有法。为其自性。训词者。简择性故。治无智故。名之为 慧。又各品别能了知故。名之为慧。又能显了诸聪慧者是聪慧性故。名为慧。门差别者。随其所应如 前安立

  此中解脱者。是永断离系。清净灭尽。离欲等名之差别。自性者。谓●重永害。烦恼永断。训词者。谓能脱种 种贪等系缚故。名解脱。又复世尊为种种牟尼说。此以为牟尼体性。故名解脱。门差别者。谓待时解脱。不动解脱 。见所断解脱。修所断解脱。欲行解脱。如前应知。此中念者。是不忘失心明记忆名之差别。自性者。是心所有法 。训词者。追忆诸法。故名为念。又随所经事。随其作意。由此能令明了记忆。故名为念。门差别者。谓佛随念法 随念等。乃至广说六种随念。如是如念住差别。当知广说差别。又复如前随其所应当知差别

  戊四.释难

  己一.未了义难

  复次于释难中。问住学胜利者义何谓耶。答此增语显示于增上戒学见胜功德住。问慧为上首者义何谓耶。答此 增语显示于诸根中慧根第一。同解脱坚固者义何谓耶。答此增语显示见修所断烦恼永断。问念为增上者义何谓耶。 答此增语显示于少下劣不生喜足

  己二.异说相违难

  问于余经中三学次第世尊异说。何故此中增上戒后说增上慧非增上心。答此中显示住学胜利。由此言说显闻等 所成慧摄受无悔等。由此渐次得三摩地。即是显示增上心学。如世尊说于是五根最能摄受。所摄受者所谓慧根。由 诸苹成就慧根。乃至能修定根。如是乃至成就定根。当知皆是慧根之力。今此经中世尊显示慧根是三摩地引因。及 烦恼断引因。增上心学与增上慧学俱时而说。问余经中说三学修习进趣圆满。何故不说增上心学修习圆满耶。答如 前所说。当知此中道理亦尔

  己三.道理相违难

  问何故此中但说住学胜利。不说住慧胜利。住解脱胜利等。答于下劣中劝取胜利。当知亦令所化有情于胜妙中 摄受胜利。又摄受于僧令僧精恳等十种胜利分明易了易可悟入。是故但说住学胜利。问夫解脱者。于诸法中最为殊 胜。何因缘故。但说住慧上首。不说住解脱上首。答于下劣中劝取上首性。当知。亦令所化有情于胜妙中摄受上首 性。又于解脱显示不共差别功德故。何等名为不共差别功德谓于无常无上慧边。解脱常故最为坚固

  己四.不定显示难

  问何等名为住学胜利。答如所施设诸学处中。观十胜利常守尸罗坚守尸罗。常作常转。如是名为住学胜利。问 摄受于僧等诸句有何义耶。答摄受于僧者是总句。令僧精恳者。令离受用欲乐边故。令僧安乐者。令离受用自苦边 故。未净信者。令净信者。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已净信者。令增长者。已入正法者。令成熟故。难调伏者。 令调伏者。犯尸罗者。善驱摈故。令惭愧者。安乐住者。净持戒者。令无悔故。防现法漏者。随顺摧伏烦恼缠故。 害后法漏者。止息邪愿修梵行故。随顺永断惑随眠故。为令多人梵行久住转得增广。乃至为诸天人正善开示者。为 令圣教长时相续无断绝故。如是十种胜利略摄为三。即此三种广开为十。何等为三。一者令僧无染污住。二者令僧 得安乐住。三者令佛圣教长时随转。此中由七种随护。显示无染污住及安乐住。七种随护者。一敬养随护。二自苦 行随护。三资财乏少随护。四展转相触随护。五心追变随护。六烦恼缠随护。七邪愿随护。最后一句显示圣教长时 随转。

  云何常守尸罗。谓不弃舍学处故。云何坚守尸罗。谓不毁犯学处故。云何常作。谓于学处无穿穴故。云何常转 。谓穿穴已复还净故。云何受学学处。谓具随学诸学处故。如是行者常守尸罗。坚守尸罗。闻正法已独居静处。系 念思惟筹量观察。为欲趣求增上心慧。依闻思修所生妙慧。能证解脱。此解脱性无退法故。说名坚固。是出世间圣 智果故。又此行者由正念力审自观察我尸罗蕴为圆满不。我于诸法为有正慧善通达不。我于解脱为善证不。如是依 止正念力持具学胜利。发上首慧证坚解脱。又此正念略有三种。谓或因说法故。或依教授故。或由观察应作不应作 故

  问世尊说戒有无量种。谓事善戒。苹戒。近住戒。挣虑戒。等持戒。圣所爱戒。如是等戒今依何说住学胜利。 答依苹戒。由最胜故。问世尊说慧亦有多种。谓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依何慧说住慧上首。答具依三慧。问 世尊说解脱亦有多种。谓世间解脱。出世间解脱有学解脱。无学解脱。可动解脱。不可动解脱。如是等类。今依何 说住解脱坚固。答依出世间不动解脱。问世尊说念亦无量种。谓于身住念。于受住念。于心住念。于法住念。于久 所作所说随念。于所受诵诸法随念。教授随念。应作不应作随念。佛随念等所有诸念。今于此中依何念说念为增上 。答就胜为言。依应作不应作观察随念

  戊五.次第

  复次于次第中。先应安。住苹尸罗。次应听受如来正法。次应如理作意思惟。如是行者由净持戒。无有忧悔。 由无悔等。渐次生定。由正方便所摄智慧如理作意正思惟故。增上心学速得成满。如是名为圆满次第。前前后后渐 圆满故。

  能成次第者。谓由住学胜利。能成慧为上首。由慧为上首。能成解脱坚固。云何能得住学胜利。乃至能成解脱 坚固。谓由念为增上。如是名为能成次第。又如是住修习三学。速得圆满。此亦名为能成次第。

  解释次第者。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 为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名大师。从他听闻正法音声。又能令他闻正法声。故曰声闻。问何因缘故唯为声闻说 住学胜利等。答由声闻众是佛世尊随顺修学真实子故。此中法者。当知宣说名句文身。学处者。谓所宣说五毁犯聚 。具怜愍者。谓于长夜诸有情所恒住慈等诸无量故。具大悲者。谓能拔济无量众生多苦法故。乐义利者。能与众生 多乐法故。求利益者。能与众生无量品类妙善法故。恒悲愍者。能拔众生无量诸恶不善法故。为令多人梵行久住者 。依刹利等族姓说。转增广者。即依如是有情种类后后增广说。乃至为诸天人者。谓即依彼有势力说。此中显示世 尊大悲普覆一切非唯一分。正善开示者。谓如其所有性故。及尽其所有性故。宣说正法者。谓十二分教。听受研寻 。任持读诵。处静思惟。如是正法如是能令汝利益者。依增上戒说。如是能令汝安乐者。谓不依止弊苦艰难不自在 行。如是能令汝利益安乐者。谓离欲者增上心行。增上慧行。此行善故。名为利益。能饶益故。名为安乐。复次若 于是处世尊赞美杜多功德。是名利益。若于是处世尊听受百味饮食百千衣服。是名安乐。若处世尊制立三学。如是 名为利益安乐。又说如来于诸法中以彼彼慧善观察者。若为利益若为安乐。若为利益安乐。依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 上慧学说。当知此中有二因缘。名善观察一者长夜串习遍了知故。二者无倒正觉悟故。于彼彼解脱善证得者。依增 上心增上慧说。由二因缘名善证得。一者到究竟故。二者不还法故。无退法故。我尸罗蕴不圆满者。谓或于尸罗修 习一分。或不依止。如是尸罗圆满。修习诸定地戒。我于诸法不善观察者。由二种相。如前应知。我于解脱不善证 得者。由二种证。如前应知。我所应说如是已说者。谓总结前略所标举及广分别

  乙二.由六相

  复次由六种相。应当解释一切契经。一者遍知事故。二者舍离恶行及诸烦恼随烦恼故。三者受学善行故。四者 由如病等行智遍知通达故。五者由彼果故。六者由自及他领受彼果故。由此六相。及由如前所建立相。应善解释一 切经典。此中事者。谓蕴界。处。缘起。念住。及正断等。彼果者。谓厌患。离欲。解脱。及遍解脱。自他领受彼 果者。谓我生已尽。

  如是等类名摄释分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

  摄异门分之上

  如是已说摄释。云何摄异门。总●南曰:

  白品与黑品,异门等宣说,为开悟义觉,略总颂应知。

  甲一.白品

  乙一.初颂摄

  别●南曰

  师第一二慧,四种善说等,亦有因缘等,施戒道广说。

  丙一.师差别

  丁一.所归依摄

  此中大师所谓如来。绍师即是第一弟子。如彼尊者舍利子等。言袭师者。谓轨范师。若亲教师。若同法者。能 开悟者。令忆念者。大师即是立圣教者。绝师即是传圣教者。袭师即是随圣教者。开许制止一切应作不应作故。时 时教授教诫转故。当知即是能说传说及随说者。驱摈造作不应作故。名能奖者。庆慰造作应作事故。名胜奖者。于 前二事能开示故。名至奖者。随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名能导者。恶作忧悔皆能遣故。名胜导者。一切烦恼及 随烦恼皆能遣故。名至导者。于诸疑惑能断除者。谓未显义能显发故。已显发义令明净故。甚深义句以慧通达广开 示故。誓许为作轨范。重尊重所依止故。名第二伴。随转伴故。名为善友。宿昔同处居家乐故。名为知识。父母宗 亲互相系属。名怜愍者。若非瞥属而施恩惠。名有恩者。言义利者。名所求事能引义利。乐为此故名乐义利。言利 益者。名为善行。乐为此故名乐义利。言安乐者。名安隐住益身心义。乐为此故台乐安乐。依现法乐名乐安隐。依 后法乐说名为乐相应安隐。

  丁二.能归依摄

  于一切事现正随从。故名信顺。若即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而起故名为信。开彼功德及与威力殊胜慧已。即于彼法 处所而起随顺理门故名净信。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悲泣堕泪。如是等事是净信相。闻彼功德威力等已。于 行住等诸威仪中。恒常信彼实有功德故名信述。

  所言欲者。若于是处乐作乐得。言精进者。发起加行其心勇悍。言策励者。既勇悍已于彼加行正勤修习。言刚 决者。发精进已终无懈废不坏不退。言超越者。殷重精进。言威势者。谓过夜分或前一更被服铠甲当发精进。言奋 发者。如所被服发勤精进。或更升进威猛勇悍。发勤精进深见彼果所有胜利故名勇锐。于勤修时堪能忍受寒等淋沥 故名勇悍。由善了知前后差别。于其胜上差别证中深生信顺所有精进。名难制伏。于少下劣差别所证进修善中无怯 劣故名无喜足。言励心者。谓于精进所有障处一切烦恼诸魔事中频频觉察令心静息。言常恒者。谓即于此正加行中 能常修作能不舍轭。

  言正信者。谓于大师说正法时。于此正法既听闻已获得净信。不放逸者。谓得信已于乐出离障碍法中。防护其 心恒常发起善法修习。言瑜伽者。受持读诵问论决择正修加行。言思惟者。随所受持究竟法义审谛观察。言忆念者 。于所观察一切法义能不忘失。于久所作久所说中能正随念。言寻思者。即依如是无倒法义起出离等所有寻思。所 言智者。谓出世间加行妙慧。所言解者。谓出世间正体妙慧。所言慧者。谓已证得出世间慧。后时所得世间妙慧。 言观察者。谓由无倒观察作意。审谛观察已断未断有余无余。言梵行者。谓八圣支道及与远离。非正梵行习淫欲法 。又言安住余梵行者。谓三十七提分法。彼由三处之所摄受谓由奢摩他故。由毗●舍那故。由修身念故。如其所应 彼自性故。彼品类故。此中信念俱通二品。

  丙二.第一差别

  复次即此大师亦称第一。自义行故。亦称为尊。他义行故。亦称为胜。俱义行故。亦称为上。映蔽一切诸外道 故。亦称无上。映蔽一切声闻独觉下中乖故。复有差别。言第一者。共诸世间善圆满故。所言尊者。共诸声闻善圆 满故。所言胜者。共诸独觉善圆满故。所言上者。于烦恼障得清净故。言无上者。于所知障得清净故。复有差别。 言第一者。于欲行善得圆满故。所言尊者。于色行善得圆满故。所言胜者。无色行善行圆满故。所言上者。超过一 切三升世间善圆满故。言无上者。出世间善得圆满故。

  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有色有情者。谓 从欲界乃至第四静虑。无色有情者。谓从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有想有情者。谓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除无 想天。无想有情者。谓无想天。非有想非无想有情者。谓非想非非想处所有生天。如是略说品类差别。显示如来三 种第一。谓由蠢动故。由依止故。由心故

  丙三.二慧

  复次能得慧者。谓总摄一切能引义利所有善慧。生长增益广大慧者。谓软中上品增进差别。清净慧者。谓宿世 串习经历多时其慧成熟。成办慧者。谓于诸烦恼遍知永断。圆满慧者。谓即此善慧已到究竟。无退慧者。谓即此善 慧成无退法。究竟出离。言捷慧者。速疾了知故。言速慧者。慧无滞碍故。言利慧者。尽其所有如其所有皆善了知 故。言出慧者。于出离法世间离欲能善了知故。决择慧者。于出世间诸离欲法能了知故。甚深慧者。于甚深空相应 缘起随顺诸法能了知故。又于一切甚深义句。皆能如实善通达故。此中如来慧。能制立声闻等慧于所制立能随觉了 。又大慧者。谓即此慧。长时串习故。其广慧者。谓即此慧无量无边所行境故。无等慧者。其余诸慧无与等故。言 慧宝者。于诸根中慧最胜故。如未尼珠显发轮王毗琉璃宝令光净故。与彼相应故名慧宝。皆得成就。又慧眼者。谓 俱生慧。言慧明者。谓他所引。则他所引善加行慧。言慧光者。谓即加行闻思成慧。言慧曜者。谓即由此修所成慧 。言慧灯者。谓于如来所说经典甚深建立等开示故。言慧炬者。谓于法教随量随时能随转故言慧照者。谓于法教随 量随时能随转故言慧照者。谓于彼彼所有诸法。以其妙慧能善了知虽善了知犹随他转而未身证。慧无檫。谓身作证 。其慧根者。谓于他所证能遍了知增上力故诸所有慧。言慧力者。谓于自先后差别所证。能遍了知增上力故。引一 切自在最胜富贵随获自心自在转故。又此慧宝于一切财最为殊胜。能为一切世间珍财根本因故。如说慧剑及慧刀者 。谓能永断一切结故。言慧杖者。谓能远防一切烦恼天恶魔故。言慧辔者。纵意根马于善行地而驰骤故。慧无堕者 。令诸身分不散坏故。慧垣墙者。遍于一切一门转故。慧阶陛者。加行道故。慧无堕者。令诸身分不散坏故。慧垣 墙者。遍于一、切一门转故。慧阶陛者。加行道故。慧堂殿者。到究竟故。为欲显示垣墙等三复说三种。所谓界智 。种种界智。非一界智。又正见者。能善通达真实法故。有学慧者。如理作意。复能引发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又于 后时诸有学慧。谓预流果及一来果不还果摄。诸无学慧。谓阿罗汉菩提所摄。若诸独觉菩提所摄。若诸如来最胜无 上菩提所摄。云何界智。谓能了知种种界故。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种种品类。名种种界智。 通达了,知彼界趣地补特伽罗品类差别故。又微细者。能入真实甚深义故。言审悉者。具能证入一切义故。言聪明 者。谓与引发慧相应故。言睿哲者。谓与俱生慧相应故。或复翻此眼者。能取现见事故。智者。能取不现事故。明 者。悟入尽所有事。觉者。悟入如所有事。言义行者。谓思所成善法摄故。言法行者。谓闻所成善法摄故。言善行 者。施弁所成善法摄故。调柔行者。谓修所成善法摄故

  丙四.四种善说

  复次言善说者。谓诸文句善圆满故。言善觉者。谓能善现等觉义故。言出离者。谓世间道断除众苦得出离故。 趣等觉者。谓出世道为众苦而能真实现等觉故。无差别者。师与弟子所说文义相滋润故不相违故。有窣堵波者。一 切外道天魔及余世间不能倾动故。言有衣者。具足四依无失坏故。大师如来应正等觉者。谓所说教善清净故。此中 诸句略显四种善说法律最极圆满。谓初二句显文义圆满。次二句显果圆满。次三句显行圆满。后一句 显师圆满

  丙五.有因缘等

  复次佛世尊法有因缘者。谓有缘起。制立一切所学处故。有出离者。谓有犯已制立如法还出离故。言有依者。 谓由四依制立。超越一切恶戒诸毁犯故。有超越者。制立远离受用欲乐自苦行边。随顺士用令成就故。有神变者。 谓由三种所现神变。为令获得速疾神通。无间制立正教授故

  丙六.广说施

  复次解脱舍者。回向●故。于施果中无系著故。常舒手者。殷重广施故。乐弃舍者。施前正施及与施后意悦清 净无追悔故。祠祀施者。一向如法不以凶暴积集财物。时时数数周遍舍施所施物故。舍圆满者。谓于福田而奉献故 。于惠施中乐分布者。谓于父母妻子等所时时平等而分布故。如是一切总有六施。一无所依施。二广大施。三欢喜 施。四数数施。五田器施。六摄受眷属施。

  丙七.广说戒

  复次广说戒者。中●南日

  尸罗法杀生,具戒等广说。

  言尸罗者。谓能寂静。毁犯净戒罪热恼故。又与清凉义相应故。言律仪者。谓是远离自体相故。言具足者。谓 正摄受无悔等故。言清净者摄受现行三摩地故。又言善者。谓能摄受可爱果故。言无罪者。谓能摄受自他利故。言 无害者。谓能违拒执持刀杖斗诤等事。言随顺者。随顺证得诸沙门果及余所有胜功德故。言隐覆者。谓常隐覆自善 法故。言显发者。谓常发露自恶法故。言端严者。谓具摄受诸少欲等所有沙门庄严具故。言福田者。摄受正见轨范 净命圆满德故。言无热者。谓正远离自苦边故。言无恼者。远离受用欲乐边故。言无悔者。谓正远离染污不乐忧感 戚事故

  复次善说法者。道理所摄故任持胜德故。毗奈耶者。随顺一切烦恼灭故。所言圣者。远离一切杂染污法令不生 故。又言善者。能与无罪可爱果故。言应习者。应习近故。言善哉者。是诸圣贤称赞事故。复次言发生者。谓如有 一。乃至广说黑品白品。当知广如有寻有伺地中已说。复次言具戒等皆广说者。谓安住具戒。亦能守护别解律仪。 乃至广说。密护根门。若守护念若常委念。乃至广说。于食知量。于诸饮食思择而食。不为充悦不为憍逸。乃至广 说。进止往来正知而住。乃至广说。如是一切广说应知如声闻地。

  丙八.广说道

  复次广说道者,中●南曰

  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无量为后。

  为欲勤修四念住故发起上品猛利。欲者。谓为断除不正作意诸过失故。言精进者。谓为断除缦缓策勤诸过失故 。言策勤者。谓为断除沈掉举二随烦恼诸过失故。言勇悍者。不自轻蔑故。言勇锐者。能抗外敌故。不可制伏者。 于少下劣不生喜足故。言正念者。不忘教授故。言正知者。能不毁犯所毁犯故。不放逸者。不舍善轭故。住热光者 。能修懈怠对治法故。言正解者。能修毁犯对治法故。念成办者。能修忘念对治法故。调伏世间者。能修贪忧一切 世法正对治故。此中显示勤修念住诸苹等应当修习四种对治。

  复次于诸正断诸神足中所有畏名。广说应知如声闻地。

  复次于如来所安立正信等。广说应知如摄决择分中。安住有势力有精进有勇悍等。广说应知如菩 萨地。

  复次简择诸法最极简择。周遍寻思周遍观察。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已得无漏真作意故缘圣谛境。一切无漏作意 相应。名为择法。言简择者。总取一切苦法种类为苦圣谛故。最极简择者。各别分别取诸苦故。谓生苦老苦等。极 简择法者。依此处所简择契经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又简择者。谓审定解了。最极简择者。谓审 定等解了。极简择法者。谓审定近解了。前是寻求道。今是决定道。复有差别。这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等 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近解了者。求已决定。

  复次黠了者。了知分别体故。通达者。通达所知事故。复有差别。黠了者。了知自相故。通达者。了知共相故 。审察者。谓能定取。尽其所有如其所有。先后渐次倍增广故。聪睿者。先后渐次于彼义中无忘失故。觉者。谓堪 能简择俱生之慧。明者。谓习所得慧。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即于彼义转增明了勤修习慧 。毗●舍那者。谓即于前所了别义审观察故。涉入者。谓先寻思于所缘境。作意思惟心涉入故。纳受者。谓即于彼 能摄受故。推寻者。谓取彼诸相故。极推寻者。谓取彼随好故。复有差别。推寻者。谓寻求心。极推寻者。谓伺察 心。最极推寻者。谓于得失推构寻思极计故。圣教为依而起寻求说名寻思。现量为依说名思惟。比量为依说名分别 。厌离者。增上意乐于远离中起决定故。远离者。迈从他边受远离故。随离者。谓受已后能随守护彼尸罗故。随离 者。谓受已后能随守护彼尸罗故。还离者。谓误犯已即能如法而悔除故。从此已后寂止律仪随护尸罗。寂止者。由 具忍辱柔和事故。律仪者。由具少欲慈心等故。密护根门者。自然不作故。不作者。由他不作故。不行者。由正了 知不现行故。不犯者。不由失念而现行故。桥梁者。由此为依渡恶法故。船筏者。谓依对治誓能运彼痴狂失道。令 渡相违障碍法故。不喜乐者。谓于远离增上意乐极满足故。不违越者。谓于一切所学众中无毁犯故。不弃舍故。不 异违越者。谓于一分无穿穴故。不弃舍故。所言念者。谓住其心故。言等念者。谓等住其心故。如是广说应随九种 心住差别。如声闻地当知其相

  乙二.次颂摄

  复次●南曰

  智宣说善欲,炽然独远尘,

  如病等解释,我断尽生等。

  并天世众生,依等我作等。

  丙一.智差别

  智者。谓闻言说为先慧。见者。谓见言说为先慧。觉者。谓觉言说为先慧。知者。谓知言说为先慧。智者。谓 知不现见境。见者谓见现见现在前境明者。谓无明相违解。觉者。谓实有义智。觉者。谓不增益非实有智。慧者。 谓俱生生得慧。明者。谓由加行习所成慧。现观者。谓于内现观法已。于诸法中非不现见。非缘他智

  丙二.宣说差别

  复次宣说者。谓因他请问而为记别。施设者。谓由语及欲。次第编列名句文身。安立者。谓次第编列已略为他 说。分别者。谓略说已分别开示解其义趣开示者。谓他展转所生疑惑皆能除遣。显发者。谓自通达甚深义句为他显 示。教者。谓不因他发起请问。由哀愍故说法开示。遍开示者。谓无间演说不作师拳无所隐覆

  丙三.喜差别

  复次初善者。谓听闻时生欢喜故。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 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义妙者。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文巧者。谓善缉缀名身等故。及言具圆满故。纯 一者。谓不与一切外道共故。圆满者。谓无限量故。最尊胜故。清净者。谓自性解脱故。鲜白者。谓相续解脱故。 梵行者。谓八圣支道。当知此道由纯一等四种妙相之所显说。谛听者。谓于如是相法劝令审听。应善恳到者。谓劝 令无倒无间殷重如理思惟

  丙四.欲差别

  复次猛利欲者。谓我何当于彼处所。乃至广说。猛利爱者。谓于所修正加行中。猛利乐者。谓于说者及与大师 尊重处等。猛利信者。谓于教法教授教诫

  丙五.炽然差别

  复次能炽然者。谓为证得速疾通慧。终不自暇推延后期发勤精进。顺瑜伽者。谓随尊教若等若胜。而修加行终 不减劣。能永断者。谓能修习烦恼对治。能闲居者。谓依所有边际卧具。远离而居。修三摩地令现在前。依三摩地 修习对治

  丙六.独差别

  复次独者。谓处远离边际卧具无有第二而安住故。言远离者。谓诸染污无记作意不现行故。无纵逸者。谓于欲 等寻思恶法防护心故。又于善中自安处故。言炽然者。谓如前说。言发遣者。谓除五盖内持心故。又由此故发遣其 心令趣无上安隐处故

  丙七.远离差别

  复次远尘离垢者。尘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重。令永无故名远 尘离垢。又复尘者。所谓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垢谓二品所有重。于诸法中者。谓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言法眼 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言见法者。谓于苦等如实见者。言得法者。谓随证得沙门果故。言佑法者。谓证得已于 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预流。我已证得无退堕法故。至诚法者。谓谛现观增上力故获得证净。于佛法僧及自所得圣 所爱戒。以正信行如实至诚故。越渡惑者。谓于自所证。越渡疑者。谓于他所证。非缘于他者。谓于此法内自所证 。非但随他听闻等故。非余所引者。谓于大师所有圣教。不为一切外道异论所引夺故。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谓于 自所证若他诘问无悚惧故。言逆流者。谓已登圣道故。言趣向者。谓记神通究竟往趣无退还故。复有差别。当知建 立世俗胜义二种法故。

  丙八.如病等差别

  复次如说如病。乃至广说。云何显示彼如病等。非但说彼犹如重病。乃至广说。然修行者先以如实无常等行。 于彼事中如实诃毁作是思惟。此如病等甚可厌逆为欲与彼不和合故。是故次说无常行等。如实显示观察彼果。言无 常者。显现生身及与刹那皆展转故。刹那展转者。由彼彼触起尽故。彼彼受起尽此相续见。由非不现见非缘他智故 。所言苦者。有二种苦。谓生等诸苦。及诸所有受皆说为苦。此二种苦。谓生等诸苦。及诸所有受皆说为苦。此二 种苦如其所应由见生身展转有故而得悟入。谓死无间有生身生。生已复有老等诸苦。是故说言无常。故苦由见生身 展转有故悟入苦性。云何诸所有受皆说为苦。谓诸乐受变坏故苦。一切苦受生住故苦。非苦乐受。体是无常灭坏法 故。说之为苦。此中乐受由无常故必有变坏。一切苦受由无常故。生住相续皆起于苦。非苦乐受已灭坏者由无常故 。说之为苦。已生起者灭坏法故。亦说为苦。此灭坏法彼二所随逐故与二相应。故亦名为苦。云何当观乐受为苦。 谓由此受贪所随眠由随眠故取当来苦。于现法中能生坏苦。如是当觏乐受为苦。云何当观苦受如箭。谓如毒箭乃至 现前常恼坏故。非苦乐受体是无常灭坏法者。谓已灭者即是无常。其未灭者是灭坏法。若无常者从此复生若乐若苦 。灭坏法者终不解脱苦乐二种。所言空者。无常无恒无不变易真实法故。言无我者。远离我故。众缘生故。不自在 故

  丙九.解释差别

  复次解释者。谓能显示彼自性故。开示者。谓即显示此应遍知此应永断等差别故。显了者。谓能显示若不永断 不遍知等成过患故。了者。谓了相作意。等解了者。谓了自相故。近解了者。谓了共相故。黠了者。谓了尽其所有 故。通达者。谓了如其所有故。触者。谓于八圣支道梵行所摄。作证者。谓于彼果●

  丙十.我差别

  复次我者。谓于五取蕴我我所见现前行故。言有情者。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又复于彼有爱 著故言意生者。谓此是意种类性故。摩纳缚迦者。谓依止于意或高或下故。这养育者。谓能增长后有业故。能作一 切士夫用故。补特伽罗者。谓能数数往取诸趣无厌足故。言命者者。谓寿和合现存活故。言生者者。谓具生等所有 法故

  丙十一.断差别

  复次当断诸爱止息诸结者谓适于圣谛得现观时。便能永断三结。于一切处后有之爱不复现行。彼于后时数数勋 修生灭随观。复能无余永断慢等。是故说言能正修习永断诸慢。真现观故彼爱随眠一切永断。由此因缘当来诸苦诸 后有法无复可得。又能究竟作苦边际

  丙十二.生尽差别

  复次我生已尽者。谓第八有等。梵行已立者。谓于圣道究竟修故无复退失。所作已办者。谓一切结永无余故。 一切道果已证得故。不受后有者。谓于七有亦永尽故。又我生已尽者。有二种生。一生身生。此如前说。二烦恼生 。此微薄故亦说为尽。此则记别初之二果。梵行已立者。谓不还果非梵行贪此永断故。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者。谓阿 罗汉。当知此中记别四种解了行相

  丙十三.并天世众生差别

  复次并天世间者。是总句。此有二种。一并魔。二并梵。并沙门婆罗门。众生者。谓诸沙门若婆罗门。生在人 中希求魔梵而修行者。并诸天人众生者。谓于天中除魔及梵。于其人中除沙门婆罗门。如是总结解脱三缚出离欲贪 。又毗奈耶断超越者。毗奈耶由了相胜解作意。断由远离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言离系者。离九结故。 言解脱者。解脱一切生老等故。离颠到者。多修习故。说名为多。言利益者。谓诸善行。言安乐者。无损恼行。言 哀愍者。谓如有一由诸善行无损恼行。哀愍于他是所求事故。能引义利故名之为义。可爱乐故。无有罪故。为利益 。安乐者。谓于彼起所有善行无损恼行。所言人者。谓刹帝利等。若有因佛出现世间。善说正法。僧善修行。能多 利益能多安乐。或但自为利益安乐悲愍世间。或但为他利益安乐。或为二种。是故说言为其义利利益安乐。此中唯 说天及人者。彼有势力能了其义。修正行故差别。

  丙十四.依等差别

  复次依者。谓五取蕴及与七种所摄受事。即是父母及妻子等。所言取者。谓诸欲贪亦名为取由不安立及安立故 。说有四取心。依处者。谓四识住。言执著者。谓诸烦恼能趣于依。即名为缠。彼品●重说名随眠于此有识身及外 一切相中者。谓于我我所我慢执著随眠因缘境界相中

  丙十五.我所等差别

  复次我我所行者。谓萨迦耶见。言我慢者。谓即此慢。即彼诸缠名为执著。即彼●重名为随眠。执著多分是诸 外道。随眠通二。

  乙三.第三颂摄

  复次●南曰:

  如来无常想,底沙怖无为,不有不相续,空无常无余。

  丙一.如来差别

  如来应正等觉等者。如经分别。所言应者。应供养故。明行圆满。所谓三明遮行行行皆悉圆满。又复四种增上 心法现法乐住皆悉圆满。前是行行后是住行。此中清净身语意业现行。正命是行圆满。密护根门是遮圆满。由此二 种显示如来三种不护无忘失法。由不造过世间静虑遮自苦行。言善逝者。谓于长夜具一切种自利利他二功德故。世 间解者。谓于一切种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皆善通达故。由善悟入有情世间依。前后际宿住死生依。一切时八万四千行 差别故。于器世间谓东方等十方世界无边成坏善了知故。又于世间诸法自性因缘爱味过患出离能趣行等皆善知故。 无上丈夫调御士者。智无等故。无过上故。于现法中是大丈夫多分调御无量丈夫。最第一故。极尊胜故。天人师者 。由彼天人解甚深义。勤修正行有力能故。言佛陀者。谓毕竟断一切烦恼并诸习气。现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摧灭一切魔军大势力故。此中如来是初总序。应正等觉谓永解脱一切烦恼 障及所知障故。于其别中略有二种。所谓共德及不共德。于共德中且说解脱诸烦恼障及所知障。自余明行圆满等句 是不共德

  丙二.无常想差别

  复次于无常想。素缆中修。谓若修若习。乃至广说。修果谓一切欲贪。乃至广说。修差别谓譬喻差别故。修方 便谓或住阿练若。乃至广说。此中若修者。谓由了相作意故。若习者。谓由胜解作意故。多修习者。谓由余作意故 。又若修者。谓于所知事而发趣故。若习者。谓无间殷重修加行故。多修习者。谓于长时熟修习故。为处者。作所 依故。为事者。作所缘故。随顺者。由作意思惟故。串习者。得随所欲无艰难故。善摄受者。听闻正法故。善发起 者。于内如理作意思惟故。又善摄受者。殷重作意故。善发起者。无间作意故。又善摄受者。到究竟故。善发起者 。正加行故。随顺欲贪故说于掉。随顺色贪故说于慢。顺无色贪故说无明。拔除根本者。害随眠故。摧折枝条者。 下地善法由彼断灭不增长故。以无常想所缘显示无常想。自心作意观无常故。台阁者。谓解脱俱行无常想。染栋者 。迈彼依因。象迹者。谓于不净等想为第一故。所缘广大故。流注者谓解脱因俱行无常想能趣●故。日出者谓能对 治无明槭。如轮王者。谓无学无常想。如城王者。谓所余想。又或居阿练若。或居树下。或居空室。或居●露。由 取树下覆障等故。即摄一切卧具远离。唯有色无常性者。谓唯有色都无有我。如是正修加行。

  丙三.底沙差别

  复次略有四种往趣道障。二种道等。谓由疑故不能发趣。虽复发趣由邪寻思而往余处。由邪分寻思见行故。虽 无是事然不堪任教授教诫。所言忿者。谓他练诤时。言苦恼者。谓出家者不得自在禁约艰难●弊行等。言不乐者。 杂瞋事故。此之二种犹如坑●。又此二种能障行路。虽无是事而由利养及恭敬故。于入山林能为障碍。言猛利者。 处深稠林故。所以者何。虽舍所摄受事。而不能舍此故

  丙四.怖差别

  复次言有怖者。谓有盗贼及矫诈故。言有畏者。谓涉稠林故。有诸恶兽及与非人诸恐畏故。言有刺者。谓一切 处多毒刺故。言失道者。往余处故。言恶道者。不平正故。如是五种显道过失。弊趣恶趣者。显示趣过失。失道恶 道而行及亲近不善士者显示能行补特伽罗所过失。诸盗贼等名不善士

  丙五.无为差别

  复次无动者。谓一切相皆远离故。无转者。谓贪爱尽故。于诸境界无转变故。难见者。谓甚深故。甘露者。谓 生老病死皆永尽故。安隐者。谓超过一切人与非人灾横怖畏故。清凉者。谓一切苦皆寂灭故。极清凉故。善事者。 谓现法乐住所缘境故。趣吉祥者。谓断一切烦恼所缘境故。无愁忧者。谓超过一切爱非爱故。又证得已无失坏故。 不死没者。谓常住故不退还故。无炽然者。谓清净故。无热恼者。谓所欲匮乏永止息故。无病者。谓一切病诸痈疮 等永寂静故。无动乱者。谓一切动乱皆灭尽故。●者。谓一切依皆寂灭故

  丙六.不有差别

  复次我何当不有。我所何当不有者。谓约未来世于我我所性所摄。内处外处所摄。自内体性。及摄受事。希求 不生故。又复显示希求依止不生故。及希求依彼受不生故。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者。谓约现在世说。此观无常灭前 观于择灭。又前但有希望故。后于现在因观无常性故

  丙七.不相续差别

  复次不相续者。谓死殁已后余识不生故。言无取者。谓无所住识。无有趣入名色事故。自体永不生故。无生长 者。谓无有名色更增广故。言一切行皆寂止者。谓诸五蕴皆止息故

  丙八.空差别

  复次所言空者。谓离一切烦恼等故。无所得者。谓离一切所有相故。言爱尽者。谓不希求未来事故。言离欲者 。谓无现在受用喜乐故。所言灭者。谓余烦恼断故。言●者。谓无余依故。

  丙九.无常差别

  复次言无常者。谓性破坏朽败法故。言有为者。谓依前际所寻思故。言造作者。谓依后际所希望故。言缘生者 。谓依现世众因缘力所生起故。有尽法者。谓一分尽故。有没法者。谓全分灭故。又有尽法者。谓全分灭故。有没 法者。谓相续变坏故。有敌欲法者。谓过患相应故。有灭法者。谓一切有为法皆有出离故

  丙九.无余差别

  复次无余断者。谓是总句。永弃舍者。诸缠断故。永变吐者。随眠断故。言永尽者。过去解脱故。永离欲者。 现在解脱故。言永灭者。未来解脱故。永寂挣者。由见道故。永灭没者。由修道故。当知此中由二种道断烦恼事显 无余断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四

  乙四.第四颂摄

  复次●南曰:

  欲三种延请,法僧惠施故,厌梵志无常,聚沫等为后。

  丙一.欲三种差别

  诸欲无常虚伪不实者。谓于诸欲宣说颠倒。以是四种颠倒事故。当知此中虚故无我。伪故不净。不实故苦。由 于是处乐非实故。然彼诸欲以常等现。说名妄法。颠倒事故。云何诸欲名为妄法。为显此义说幻事喻。虽非常等然 似显现故。同彼法诳惑愚夫者。谓无闻愚夫于彼诸欲不如实知故。于长夜恒被欺诳深生染著为变坏苦之所逼解。诸 聪慧者。则不如是。实知故。又彼诸欲喻枯骨者。令无饱故。喻段肉者。多所共故。喻草炬者。是非法行恶行因故 。喻一分炭者。增长欲爱大热恼故。喻大毒蛇者。为诸圣贤所远离故。喻梦所得者。速散坏故。喻所假借庄严具者 。托众缘故。喻诸树端烂熟果者。危亡地故。又不净者。是其总句。言臭秽者。受用饮食变坏成故。屎屎不净变坏 所成故。名臭处。诸肉血等变坏所成故。名生臭。可厌逆者。受用淫欲变坏所成可恶逆故。

  丙二.延请差别

  复次应招延者。约舍世财。应奉请者。约尽贪爱。欲求果报。是故招延。欲求解脱。是故奉请。应合掌者。即 为二事而延请时。应和敬者。应设礼拜问讯等故。应可与彼戒见同故。无上福田世应奉施者。于彼惠 施果无量故

  丙三.法差别

  丁一.教法摄

  复次善说者。文义巧妙故。现见者。于现法中可证得故。

  丁二.证法摄

  无热者。离烦恼故。无时者。出三世故。难引者。老病死等不能引故。难见者。天等趣中不可见故。内自所证 者。唯信他等不能证故。诸有智者者。谓学无学为舍为洲为救为归为趣者。由后后句释前前句显出离义。又能了知 四圣谛故。名为正见。言生起者。于一切时容可生故。已生起者。于过去世住无学住。今生起者。于现在世或已证 得或修圆满。当生起者。或未证得或勤修习应修应习。应多修习者。随其所应如前当知。应随护者。远离随顺退堕 法故。言应触者。由身体故。应作证者。或果或胜智如说我已证道故。

  丁三.说法摄

  应时而说者。若了知彼显乐欲闻。及堪闻者方可为说。坐卑座等是名为时应。当序说先时所作。若了知彼是增 上已。即便殷重随其所能尽己所有而为说法。为欲开示彼彼差别未曾有义。非直华词乐说而已。次第者。开示义故 。随密者。设妨难故。随会者。显释彼故。令欢喜者化受教者故。令爱乐者。化处中者故。令喜乐者。化诽谤者故 。赞励者。求彼实德。以称顺心发自言音揄扬赞美阿攒者。观彼实过。以无恚心发自言音开示诃责。道理者。具四 道理故。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法尔道理。证成道理。有益者。于所为处不弃舍故。无杂者。无杂乱故。有无属 故。有法者。能引义故。依于苦等有无量种出离远离所生法故。如众会者。随刹帝利等四种会众所堪能故。以慈心 者。为欲令彼得乐义故。利益心者。云何当令若有殷重听闻正法。皆得悟解。获大利益故。哀愍心者。欲令彼修法 随法行故。无所依者。不为利养恭敬名称故。谓不依止衣服等事。亦不依止礼敬等事。唯欲令他悟入正法。又不于 他有所轻蔑。乃至广说。不自高者。不为利养恭敬事故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非汝等辈。乃至广说。赞己 功德谈彼过失。

  丁四.听法摄

  于时时间应听法者至如是时应自观察。我今说法多有所作。他说法时应正了知勿我于中当为障碍。即便殷重以 谦下心坐于卑座。具足威仪。随其所能听闻正法。起恭敬相。为欲启悟先未解义而与请问。若不悟解。或复沈疑终 不讥诮。于其胜者恭敬随顺。于等于劣恭敬法故亦不轻蔑。于说法师深生尊重。如说法者当获无上大果修利故。不 轻法者。不作是言。此非绮饰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浅故。不轻法师者。不作是言。彼于我所种姓卑劣等故。 不自轻者。不作是言。我于解法无有力能。于其所证无怯劣故。奉教心者。烦恼乱心唯欲求解故。心一趣者。为欲 领解文句差别故。属耳听者。为欲了知音韵差别故。修治意者。为欲悟入甚深义故。于一切心无不系念者为欲无间 领解音韵文句义故。无不了知。无不通达。而空过者。

  丙四.僧差别

  复次言正行者。谓,是总句。应理行者。住果有学。质直行者。住于向道。和敬行者。是其无学由彼唯于大师 正法及学处等深恭敬故。随法行者。于因转时法随法行。由闻他音内正如理而思惟故。又应理行者。是其正道及果 灭行。质直行者。如其圣教而正修行。无谄无诳如实显现。和敬行者。与六坚法而共相应。随法行者。法随法行诸 阿罗汉诸漏永尽。乃至广说最极究竟。乃至广说。亦名出离超出坑堑越度坑堑。乃至广说。永断五支成就六支。乃 至广说。获得预流不颠堕法。决定趣向三菩提果。乃至广说。如是一切于自处所摄事分中。我当广说。又大师子者 。是其总句。腹所生者。简去异生卑劣子故。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故 。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法故。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如是诸句显示增上生圆满。及父 相似法生圆满。谓初句于其增上生圆满中。遮器过失。第二句遮其精血不净所生。第三句遮其欲贪非正法生。如是 三句显示增上生圆满第四句显示自体相似之法。第五句显示受用相似之法。如是二句显示父相似法生圆满。又序者 。是缘集者。是因。缘增上故名彼种类。因增上故名彼所生。虽因所生藉缘势力方得生起。为彼依故。又于此中后 句释前。又善见者。是其总句。言善知者。知法义故。善思惟者。如其正理而思惟故。善黠慧者。全分知故。善通 达者。如实知故。由后二句显善见性。由前二句显彼加行。又言圣者。是无漏故。及在圣者。相续中故言出离者。 出离三界一切苦故。言决达者。究竟出离无退转故

  丙五.师德差别

  复次诸法皆以世尊为本者。由佛世尊是其最初现等觉故。世尊为眼者。现等觉已为诸天人等开示故。世尊为依 者所说法中随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又佛世尊能为眼者。谓能引发俱生慧故。能为智者。谓能引发加行慧故。 能为义者。谓能引发思所成慧故。能为法者。谓能引发闻所成慧故。不显了义能决了者。一切疑惑皆能断故。能为 一切义所依者。谓能引发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与盛事故。

  丙六.厌差别

  复次厌者。谓于见道。言进欲者。谓于修道离欲究竟。所言灭者。谓于无学一切依灭。前之二种于加行位。修 习厌行及离欲行。后之一种在无学位。行于灭行。又言厌者。由见谛故。于一切行皆悉厌逆。言离欲者。由于修道 永断贪故。言解脱者。由离贪故。一向安隐于余烦恼心得解脱。遍解脱者。烦恼断故。于生等苦普得 解脱

  丙七.梵志差别

  复次是为婆罗门者。究竟到彼岸故。蠲除诸恶故。是为其相。无犹豫等者。于自所证离疑惑故。断诸恶作者。 于应作事无不作故。不应作事无有作故。离诸贪爱者。无有利养恭敬爱故。于有非有著无有随眠者。随眠永断故。 当知此中若现在世若未来世名之为有。其过去世名为非有。

  由此诸句无倒观察。婆罗门相由前三句显示多闻及与正知观察其相。或谓不正修习善品故。复显示第四一句观 察其相。此中著者。谓八种著。于非有中作愁忧著。于现在世所摄有中。有五种著。一作修治。二作救护。三作我 所。四作高胜。五作下劣。于未来世所摄有中。作行作动总于三处。作极厚重作极甘味作愁忧者。所爱变坏故。作 修治者。养育摄藏故。作救护者。于逼恼处求作救护故。作我所者。执为我所故。作高胜者。计我为胜而起憍慢故 。如世尊言世间众生慢为高幢故。作下劣者。计我为劣而起憍慢故。言作行者。是其希望未来世爱。言作动者。既 希望已方便追求。作极厚重者。是所爱乐非可食用。谓金银等应可贸易。作极甘味者。是可食用。

  复有差别谓此五句略显得道道果作证。是为婆罗门者。略显得道。无犹豫等断诸恶作离诸贪爱于有非有著无有 随眠者。如是诸句略显获得道果作证。于记所解疑惑断故。于所行中一切忘失法行断故。于未来世苦因断故。现在 苦因●重断故。所言有者。谓此义中当知于其三界所摄诸相作意。言非有者。于无相界作意思惟。所言著者。谓此 义中是贪瞋疑。如无相定诸有学者。犹有随眠。非阿罗汉得有寻思戏论著想四种杂染。前二是出家品。后二是在家 品。由有著随眠故。彼得生起。诸出家者由追忆念曾所更境故。有寻思动乱现行故。有戏论。诸在家者住现前境。 有著有想由有染著取诸相故。复有二种杂染因缘。谓不如理作意。及顺彼处法。由此因缘彼得生起。是故说此为彼 因缘。

  丙八.无常差别

  复次所有无常皆是苦者。义何谓耶。若有无常众同分者。有生老等众苦生起。若依诸触有诸受者。彼皆变坏。 生已寻灭故。说诸受皆悉是苦。若有生等苦法。及有坏等苦法。彼皆无我。自非我故。于是处所。亦无有我。由此 摄受空无我行。又解了者。闻所成慧诸智论者如是说故。等解了者。思所成慧。审解了者。修所成慧。即于如是三 慧行中所有诸忍。名为喜乐。若等喜乐。若遍喜乐。又有无常随观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者。如声闻地已广分别。 又无常力之所损害。乃至广说。当知此中增一略文显无常等差别。障碍差别为后如其所应。为欲获得所未得者。最 初得故。或先下劣有所证故。于上差别而作证者。谓于其断而作证故。言观察者。此说于慧。言审虑者。说三摩地 。如理观察者。此说二法无颠倒转。虽实无有而显现者。谓于此中实无乐故。虚者。空无我故。伪者。不净故。不 坚者。无常故。此则显示无四颠倒

  丙九.聚沫等差别

  复次色如聚沫者。速增减故。水界生故。思饮食味水所生故。不可揉故。非如泥团可令转变造作余物。是故说 言不可揉。又实非聚似聚显现。能发起一有情解故。受喻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坚住相似法故。言如地者。所谓诸 根彼生依故。言如云者。谓诸境界。言如两者。所谓诸识。如雨击者。所谓诸触。如浮泡者。所谓诸受速疾起谢不 坚住故。想同阳焰者。●动性故。无量种相变易生故。令于所缘发颠倒故。令其境界极显了故。由此分别男女等相 成差别故。云何行类芭蕉。如明眼人者。谓圣弟子。言利刃者。谓妙慧刀。言入林者谓于五趣举意攀缘种种自性众 苦差别同树法故。为取端直芭蕉柱者。谓为作者受者我见。截其根者。谓断我见。●折叶者。委细简择唯有种种思 等诸行差别法故。彼于其中都无所获者。谓彼经时无坚住故。何况坚实者。何况有余常恒实我作者受者而可得见。 云何识如幻事。言幻土者。随福非福不动行。识住四衢道者。住四识住。造作四种幻化事者。谓象马等。如象身等 虽现可见。而无真实象身等事。如是应知随福非福不动行。识住四识住。虽有作者及受者等我相可见。然无真实我 性可得。又识于内隐其实性。外现异相犹如幻像。

  乙二.黑品摄

  复次已说白品异门。黑品异门我今当说●南曰:

  生老死藏等,可欣等烦恼,广说贪瞋疑,少等差别等。

  丙一.生差别

  所言生者。谓初结生。即名色位等生。则是胎藏圆满。出谓出胎。现谓婴孩乃至少年及中年位。起者。乃至极 老年位。又蕴得者。谓名色位界得。即是于此位中彼种子得。言处得者。名色增长六处圆满。诸蕴现者。谓从出胎 乃至老位。命根起者。舍故众同分。取新众同分。

  丙二.老差别

  复次言坳者。年衰迈时行步去来多僵仆故。言皓首者。发毛变改白银色故。言●多者。皮绥皱故。言衰热者。 年衰迈时即彼黄●无光泽故。言朽坏者。势力勇健皆无有故。脊伛曲者。身形前偻凭杖行故。多诸黑子庄严身者。 青黑杂黡遍支体故。言耄者。于所作事经行住等无多能故。言赢劣者。诸根于境无多能故。言衰退者。念智慧等无 多能故。遍衰退者。即诸根等经彼彼念瞬息等位渐损减故。诸根熟者。即彼衰废无堪能故。诸行朽者。根所依处时 经久故。体腐败者。即彼所说性衰变故

  丙三.死差别

  复次殒者。舍身形故。终者。临死时故。丧者。若于是时尸骸犹在。殁者。若于是时尸骸殄灭。又丧者。据色 身故。没者。据名身故。寿退暖退者。将欲终时余心处在。命根灭者。一切寿量皆穷尽故。死者。其识弃舍心胸处 故。殂落者。从死已后或一七日。或复经于二三七日

  丙四.藏等差别

  复次一切愚夫异生于其六处由执我故名藏。执我所故名护。由萨迦耶以为根本。各异世间见趣差别。我慢增上 爱现行故名覆。于顺乐受所有六处。有贪欲故名味。于顺苦受所有六处。有瞋恚故名结。于顺不苦不乐受所有六处 。有愚痴故名合。于过去世所有六处。有顾恋故名随眠。于未来世所有六处。有希望故名系属于现在世所有六处。 有耽染故名执著。于自摄受他身六处。执为我所。于劣中胜非自摄受他身六处。依慢种类发起于慢。于不定地欲界 所系。发起后后所有希求。于其定地色无色系。如其所应由广大微妙故。发起厚重。依在家品色声香味触。由爱味 眷属所随逐故。发起甘味。依出家品六处。由懈怠放逸烦恼故。遍于一切不能舍离。

  丙五.可欣等差别

  复次可欣可乐可爱可意者。当知此四句略显可爱事。此可爱事略有三种。一可希求事。二可寻思事。三可耽著 事。未来可爱事可希求故。名为可欣。过去可爱事唯可欲故唯可乐故。名为可乐。现在可爱事略有二种。一境界事 。二领受事。若境界事可爱乐故。名为可爱。若领受事可爱乐故。名为可意。如是所说诸可爱事。或过去或未来或 现在或境界或领受。有差别故。或名可希求事。或名可寻思事。或名可耽著事。是故宣说如是一切诸句差别。又可 欣者约未来世。可希求故可乐者。约现在世。现可欲乐无厌足故。可意者。约过去世。随念可意而追忆故。可爱者 。约妙色相。贯通三世皆可爱故。又可欲者。悦意记念故。欲所引者。欲界系故。或复随顺二种差别受用欲故。可 染著者。贪处所故

  丙六.烦恼差别

  丁一.体性义摄

  复次于五种事能和合故。说名为结。五种事者。一所结事。二能结事。三罪过事。四等流事。五趣向事。诸结 所缘名所结事。所以者何。由爱恚等各于所缘随相差别而和合故。即彼诸结展转引而和故。名能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