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学佛不能太贪著五欲,欲望真的是很害人的。一个人要这个、要那个,慢慢地什么都要,到了最后他心中充 满着欲望,他就会忘记自己受苦的过去,他就不会去好好地修心修行。我们做人如果太贪著世俗之乐,就是人间的 一些世俗的快乐,比如吃饭、喝酒、玩耍、打麻将,去跟人家讲一些荤笑话,那么你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修行。浪费 时间就是因为你太贪了,有些人为了一个房子,为了一个车子,会付出自己很多的时间。过去为什么菩萨让我们苦 修行呢?因为当一个人吃苦的时候,他就会想到要修行;当一个人在物质上享受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要修行,他也 不会想到要约束自己、提升境界。犹如一个小孩子读书一样,如果这个小孩不贪玩,专心读书,他才能成功;如果 这个孩子整天贪玩,在物质上得到很多的享受,他不下苦功夫,他绝对读不好书。

对我们学佛人来讲,苦和乐在菩萨的眼中实际上都是属于空。苦空,因为苦了之后就没有了。今天把脚扭伤了,痛 过之后,到了一定时间好了,就没事了。很多人身体上受过伤,只要现在不痛了,他就忘记了。很多人对他说“你 要少抽烟啊”,尽管他的肺病没有发出来,但是只要他连续咳嗽,他就不抽烟了;很多人就算咳嗽了,他还在不停 地抽烟,这是属于苦。还有乐空,乐空是什么?快乐也是空的。你们今天快乐吧?一会儿就过了。你们结婚的时候 快乐吧?很快就过了,接下来就是争吵、烦恼,不停地做家务,不停地在做事情,到了最后还可能要离婚,有快乐 吗?生孩子的时候,孩子刚出来快乐吗?快乐。等孩子大了,天天跟自己吵架,骂爸爸妈妈的时候,不听话的时候 ,很多父母在想“不要生他出来就好了”,最后孩子离开了你,这个快乐就变成空了,这叫乐空。我们吃饭的时候 很开心,快乐吧?吃完了,空掉了,没了。很多人吃得太多,回到家里呕吐,把一个晚上快乐地吃下去的好东西全 部吐光了,叫乐空。想一想,人跟菩萨的境界不一样,就体现在这种地方。

因为你还没有悟道,你不懂在人间人应该拥有什么、失去什么,因为你没有开悟,你才会有苦乐之分。如果今天你 知道今天的苦能够换来明天的甜,你今天的快乐可能给你增加未来的痛苦,你懂得了这个辩证法,你在苦的时候就 不会那么伤心了,在你快乐的时候你也不会那么尽情地去欢乐,因为快乐之后有很多的苦会出现。所以在苦的时候 要坚持,你才能悟道。苦等于乐,乐等于苦,苦和乐是没有分开的,因为你没有悟道,所以你觉得人生永远是苦的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你就不会感觉到有什么苦、有什么乐,因为苦会过去,快乐也 会过去,人最后拥有的就是一个“空”,两手空空。很多伟大的人,我们过去都知道他,当他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 空,对不对?秦始皇把他的兵马俑全部带进墓地,带得走吗?他想把他的江山土地带走,带得走吗?所以,要懂道 理。

师父讲一个典故给大家听。有一只小老鼠,小老鼠说:“我拥有太阳,我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和阳光。”所有的小动 物都笑他,说他有神经病,实际上这只小老鼠是从骨子里得到了阳光,他真的感觉到阳光是他的,因为他感觉到了 阳光的照耀,让他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温暖,他觉得让他温暖的就是他的。他觉得太阳也是属于他的,实际上他没 有错,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把太阳算成是自己的,只要你打开窗户,只要你走到户外,你能够得到阳光的照射,这个 太阳就是你的。只要你敞开心扉,只要你能够接受佛法,这个佛法就是你的。很多人不珍惜,他躲在家里,他没有 看见阳光,所以他没有感觉到阳光的温暖。其实人就是要自己能够感受到佛法的存在,你就会拥有佛法;当你感受 不到佛法的存在,你就像失去了阳光一样。一个长年累月见不到太阳的人,他会说:“太阳对我来讲没有意义。” 但是我们拥有阳光的人,永远不想失去阳光。

师父希望你们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福分,珍惜自己拥有的佛法,让自己能够明心见性,把自己的欲望要降到最低点。 你们这些弟子想一想,你们的欲望现在还有多少?你们根据自己的年龄想一想,你们还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很现实? 如果你今天已经是七十岁了,你说你还想拥有房子,还想拥有更多的孩子,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人在什么年龄,思 维就应该想什么相应的事情。所以欲望不能膨胀,欲望一旦膨胀,你就会把自己的理性降到最低点。想一想,很多 人出事了,他难道还缺钱吗?他的黄金和钱都可以用卡车拉的,他已经拥有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钱,他为什么还要钱 呢?这就警示一个问题,人的欲望一直会膨胀,是不会收缩的,除非学佛,否则你是自然而然地被人性的劣根性牵 引,让你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过去很多皇帝有收集古董的嗜好,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连他本人都是古董,但是他当年还要挖掘更早的古董并 收藏起来,他觉得很开心。欧洲有一个国王很喜欢偷人家的东西,他已经是国王了,为什么还要偷人家的东西呢? 因为他觉得快乐。他经常在皇宫里开舞会,大家在一起跳舞,他跟某王子跳舞,跟某女皇跳舞,一转身,就把人家 身上好的东西偷过来,回到自己的皇宫就拿出来看:这是某某国王的怀表,这是某某女王的头饰……他放在家里看 着可开心啊。你说,他是国王,他什么没有啊?其实这就是人的一种劣根性。所以菩萨教我们说,要做圣人,就是 要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因为只有理智的人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就像我们做人一样,凡事能够站在别人的角 度为别人着想的人,他就是慈悲的人。

你们看看跟师父在一起的人,师父是什么事情都先想到别人,然后才想到自己。师父看见你们在做义工,师父第一 个想到的就是你们很辛苦,天这么热,你们吃饭了吗?师父永远是这样的,所以弟子也是先想到别人。一个人能够 为别人着想,他就是有慈悲心。学佛的人要懂得,慈悲心会化解你的烦恼。你烦人家,你自己有难过的事情,就是 因为你还没有原谅别人;你原谅别人了,你就拥有了慈悲心,拥有慈悲心的人很容易原谅别人,当你原谅别人之后 ,你就会化解烦恼。

要懂得,退步之后就是向前,烦恼之后就会有智慧。所以,当一个烦恼来了的时候,不要烦,要想办法、动脑筋, 用菩萨的智慧来对治它,把烦恼去除之后,你就拥有掌控这个烦恼的使用权。师父讲的白话佛法就是这样的,你们 容易听得懂,知道这叫什么吗?实际上,掌控这个使用权就是佛陀讲的“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烦恼是麻烦 ,你这个烦恼不来,怎么会显示出你有智慧呢?只有碰到很多烦恼,你的智慧才会充盈在你的大脑当中,然后你才 会拥有菩提,所以“烦恼即菩提”。


多伦多观音堂文化中心
每周六佛学共修,并有免费素食供应
1055 McNicoll Ave, Toronto ON M1W 3W6
Tel: 647-748-0828/647-748-0868

Name:  133201188_3625865887504440_7292200032549868874_n.jpg
Views: 36
Size:  44.3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