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

查看完整版本 : 净土法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讲记 - 15



xuefo
08-27-2017, 09:38
 (第十五集)

  1990/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3-02-15

  请掀开经本,我们看八十二面倒数第四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谓恶之重者,无过五逆,五逆是业,从於上品烦恼而起」,这个上品就是很重的烦恼,非常粗重的烦恼,「 招无间苦」,无间是无间地狱,前面讲的阿鼻地狱。「此经大力,能灭此等极重三障,即生净土,若障性非三德, 何能无间转为极乐,从极钝根,且论十念生最下品,若从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体是寂光,故可於 此净四佛土」。这个一段很要紧,我们在《大经》的时候曾经说到,往生品位的高下确实是遇缘不同,此地这一段 可以给我们做为证明。如果我们遇的缘殊胜,不但极重的罪可以消除,而且能够增高品位。

  缘有两种,一种是善友,经上讲的善知识,我们一般讲的老师,这个老师是不是真正有修有证;换句话说,他 对於净土是不是真正彻底明了,帮助我们断疑生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缘。另外一个缘,就是修学的环境,环境里 面最重要的就是同参道友。一个人的成就,一个是师,一个是友,有好老师,没有好的同参道友,不容易成就,因 为老师不能陪著你一起共修,陪著我们一起共修的是同学。所以要有真正好的同学,可以常常在一起切磋琢磨,这 两个少一个都不容易。所以,遇到好老师,还要有好同学。再其次的就是修行的环境,这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 是前面的两个条件。所以,有好老师,又有好的同参道友,再加上好的修学环境,道业必然是增长。

  学佛的人,古时候讲参学,参学实在讲就是找这三个条件。到处多看看、多听听,当然还得要适合於自己的根 性,与自己志趣相投。有这么好的条件,特别是条件具足,他会留在那个地方,一生都不会离开,这是我们在《高 僧传》里面常常看到的,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所谓是功利的社会。说老实话,从前的社 会是属於道义的社会,就是做强盗土匪也有道,盗亦有道。现在是功利社会,功利社会太可怕了,没有道义;换句 话说,这三个条件就很不容易统统都得到。遇到好老师未必有好同学,有好的同参道友,没有好的老师指引,在修 学的环境就更难了。

  在这种情形之下,说老实话,学其他法门就非常不容易,唯独老实念佛还行,我们这个目标还能够达得到,真 正老实念佛。念佛就是忏悔业障,我们晓得罪业很重,现在总算是明白了,罪业是什么?就是起心动念、邪知邪见 、贪瞋痴慢,这就是业障。业就是造作,就是动作。障,障碍了本性,障碍了清净心,使我们念佛功夫不能成片, 一心不乱得不到,障就是障这个。能老实念佛,念头一起,都把它用一句佛号取而代之,佛号念得很勤,不中断、 不夹杂、不怀疑,确实是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经论上告诉我们,极重的业障,所有一切方法都消不了,念佛这个 方法能消。我们在这段又看到了,极重的罪业都能够往生西方世界。

  极重罪业又是极钝根,他还能生到下品,这个难得!极重的罪业,假如说是利根,他还可以生到上面八品,上 面八品最高的是上品上生。这我们听了就奇怪了,造极重的罪业还能上品上生?能!阿闍世王在本经里面讲的,是 造的五逆重罪,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破坏僧团,这是堕阿鼻地狱的罪业。《大藏经》里有部《阿闍世王经 》,佛就是专门讲这个人,这个人到临命终的时候才觉悟、才忏悔。他本来要堕地狱的,因为他的根很利,忏悔的 力量很大,他往生西方世界上品中生,真正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往往看到有很重罪业的人,也不能轻视他,说 不定他一念忏悔,往生品位还比我们高,我们念了一生佛,甚至於还没有他品位高。这样我们才晓得往生是两大类 人,一类就是平常念佛,积功累德,这是一种正常往生的。另外一种是忏罪往生的,就是忏悔往生,临终时候他才 后悔,他才彻底改过自新,这个力量很大。两种,两大类往生的。

  它的理论依据,就是无论是善恶、罪福,从体性上来讲都是真如本性,因此礼忏的功德就不可思议。礼忏,诸 位要晓得,不是我们照著忏本,在佛菩萨面前念念拜拜就行了。拜个梁皇忏、拜个水忏、拜个大悲忏,罪业是不是 都消掉了?有没有拜掉?有没有把罪业消掉,不要去问别人,自己太清楚了。就是你拜完之后,你心是不是真的清 净了,是不是真的后悔了,改过自新?在礼忏的时候,自己心里面真正能够悔改,改过自新,这个业障可以消除。 究竟消多少也不一定,有人消得多,有人消得少,有人,我看过,不但没有消还增加,愈拜罪业愈多,为什么?拜 忏他还生烦恼,这就是拜忏增加罪业。怎么生烦恼?大家在一块拜忏,譬如说敲法器的人,这个人法器敲错了,他 就生气得不得了。怎么这个地方又错了!那个地方声音大,这个地方声音太小,你看一面拜忏一面还在打架,那怎 么行!这个没有用处,这往往在道场里面都看得到的。

  论用,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是教相,就是「判教相」,在八十三页第二行,第五段「判教相」。「上之四 章」,前面释名、辨体、明宗、论用,上面讲的四章,「皆是言教」,这都是教。「谓诠名教,诠体,诠宗,诠用 之教也」,这是略说前面四章。「若以其相而分别之,别令览者,观之显了,故约五时二藏顿渐,以示其相。」他 这样的讲解我们初学的人不容易明了,我们要拿现代的话来说,教就是现在学校里面用的教科书,大家就好懂了, 经典就是教科书。前面给你讲的名教,诠名、体、宗、用,这是教科书的内容。

  教相是一回什么事情?就是我们仔细观察这部经典,佛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在佛经分类,它分在哪一类?佛经 分类得很早,现在图书分类分得很精细,对於我们读书人的确带来很大的方便。最早在中国,可以说图书分类是我 们佛教开始的,把一切经分做三大类,就是三藏,经藏、律藏、论藏,这是分类。因为我们佛教里面分类对於一般 世法里面影响很大,像《四库全书》的分类,就模仿佛经的三藏,它分为经、史、子、集。经里面以十三经为纲, 底下再分细目,这都是分的时候愈分愈细。佛经是最早分类的,它在经典里面分类属於哪一类,这些是给后人教学 一个参考的资料,也就是这部书到底是适合於初学,还是适合於老修行?好像这个教科书,在学校里排课程,应该 是排在中学?还是排在大学?是排在第几个年级?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判教主要是提供我们这个意思。但是古来判 教的人很多,看法不一样,有人认为这个经典适合於初学,有人认为不适合初学。所以,判教不是佛判的,佛没有 讲这些,是后人判的。因此判教我们参考古大德的看法,提供自己做参考,不可以死在古人说法里,这样才好。但 是他们毕竟是有修有学,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摄」,佛教大分分为大乘、小乘,小乘就彷佛是小学,大乘彷佛是大学。勉强加个 中乘也可以,中乘通常讲的是什么?是从小乘分出来的。因为小乘里面有两类,一类是声闻,一类是缘觉,缘觉证 悟的境界比声闻高。如果讲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如果讲二乘,就是小乘、大乘。小乘,就把声闻 、缘觉归纳在一起,都称为小乘。本经是属於大乘,就是二乘里头,属於大乘;如果三乘里面,它属 於菩萨乘。

  在十二分教里面,它属於方等教。十二分教是讲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他采取的方式。这个方式就像我们 现在写文章的体裁一样,它总共有十二种方式。这十二种方式,本经是属於方等。要是从形式上讲,它是散文的题 材,就是属於长行。方等是在五教里面所讲的,这是讲时间,佛在什么时候说的。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第 一部讲的经是《华严经》,二七日中,也有人讲三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讲这部经,是佛为四十一 位法身大士所说的,不是给我们人间说的。我们人间看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底下打坐,哪里晓得佛在定中讲《华严 经》?所以有资格去听经,都要到佛定中,才能够有资格去听经。因此小乘人不相信大乘,小乘人说大乘非佛说, 是后人编的,不是真正的佛教。他们反对大乘,因为什么?他们要肉眼看到才算数,定中那不算数,我没见到不算 数。所以小乘认为鹿野苑释迦牟尼佛讲四谛法度五比丘,说佛开始说法从这个时候,他不承认「华严 时」。

  《华严》出现得也晚,经上给我们说,佛说完《华严经》之后,大龙菩萨把这个经拿去收藏在龙宫里面。一直 到六百年后,龙树菩萨出现於世,他到龙宫里面去参观游览,看到这部经,才把它带到世间来,我们这个世间才有 《华严》,才晓得有这么一桩事情。龙树菩萨所带来的是「下本华严」,他所看到的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个三 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他说这个分量太大了,阎浮提众生没有能力接受。看看中本,中本是少了很 多,但是也不是我们人间能够接受得了的。再看看下本,下本有十万偈,有四十品,这个可以,我们世间人能够承 受得了,就把下本带到人间。但是我们现在中国翻译的《华严经》不完整,只有全经的一半,我们称为「略本华严 」,有八十卷。所以这个经不完全,传到中国来散失很多。但是经本虽然不完全,意思大致上差不多,能够看得出 来。现在在这个世界,《华严经》流传在世间,只有中文本可以说是最多的,梵文经典已经丧失了。

  第二,就是「阿含」,阿含之后佛讲「方等」,方等是第三个时期,此地讲方等这是第三个时期。第四个时期 讲「般若」,最后一个时期讲「法华、涅盘」。这是讲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这些经教他的次第。这一部经是在第 三时说的,方等时。「赴机摄化,广略不同,大本二卷」,大本就是《无量寿经》,「晋永嘉年中,竺法护译」, 我们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提到这个本子,竺法护的译本。但是这个译本两卷现在没有了,丧失掉了,此地所看 到的文字是智者大师说的,智者大师在世的时候还见到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失传了。《无量寿经》一共有十二种译 本,七种失传,这是失传的七种之一。从这个文字我们可以证明,竺法护的译本是在唐朝以后失掉的,现在《大藏 经》里面没有。「此本」,此本是指本经,「是宋元嘉时,畺良耶舍於扬州驿」。这是跟我们介绍《佛说观无量寿 经》这个本子是在刘宋的时代,这个宋不是赵宋,是刘宋的时代。元嘉年中畺良耶舍法师,这是个印度的高僧,到 中国来弘法的,他在扬州翻译的。「两经皆在王舍城说」,这部经与《无量寿经》都是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讲的。 「复有小本,名阿弥陀,在舍卫国说」,就是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是在舍卫国讲的。这是净 土三经。「阿弥陀,无量寿,彼此方言」,前面已经读过,阿弥陀跟无量寿是一个意思,我们中文称无量寿,梵文 称阿弥陀。

  下面再跟我们介绍,在三藏里面、二藏里面它是属於哪一类。我们看八十四面第四行。「二藏名义,菩萨藏收 」,二藏就是阿含藏、菩萨藏,也就是大乘法、小乘法。它是属於大乘,属於菩萨藏。「渐顿悟入,此即顿教」, 再从悟入来看,这个法门是渐教还是顿教?净土法门,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的看法,可以说是肯定一致都认为是顿 教。为什么?一生成就,不必等第二生。不但一生成就,如果看《弥陀经》、《无量寿经》,七天成就,若一日若 二日到若七日,七天成就,没有比这个更顿。顿就顿超,没有次第的,确实是顿超。

  讲快速的成就,没有任何法门能够跟净宗相比。密宗讲「即身成佛」还是一生,这个法门七天成就,这是真的 ,不是假的。很多同修修了多少年还没成就,对七天成就怀疑。其实经没有错,我们自己搞错了,自己错在哪里? 自己不想成就,甚至於自己害怕成就。假如我们这边打个佛七,上面挂个牌子「七天往生」,看看有没有人来?一 个都不来了。这还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还敢来?没有人敢来。可见得我们讲成就,口是心非,不是真心。真正想 成就的人,古时候看到,那是一点都不假,真正想往生。你看连前年在美国华盛顿dc周广大居士,念佛三天三夜 ,可见得这是顿教。周先生一生没有闻过佛法,他是得了重病,没有办法好了,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 算是很有善根,听了之后他就相信,叫他太太、儿子、女儿统统念佛,帮助他求生西方,他不要求病好。念了三天 三夜,他是西方三圣从云端里面下降,接引他往生。可见得若一日到若七日不假。我们今天念,没见到佛,佛也不 来接你,知道你不肯去,佛来的时候吓死了。佛知道我们的心,我们起心动念他都晓得,你是假的,他就不来;如 果你是真的话,他一定来。这个是属於顿教。

  「正为韦提希及诸侍女,并是凡夫,未证小果,故知是顿,不从渐入」,这就讲得很清楚了。佛在本经里面所 说的,是以韦提希夫人为首,后面我们会读到。宫廷里面有五百宫女同时听佛说法,当时听完就证无生法忍,往生 西方极乐世界。她没有证小果,没有菩萨位一级一级往上提升,没有,所以没有次第,这就属於顿。注解里面我们 把它念一念。「此非化仪论渐顿也」,化是教化,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教学,仪是仪式,就是教学的仪式。像我们 现在所讲的课程的排列、课程的标准,这就叫做化仪。此地不是讲化仪的顿渐,化仪的顿渐那法华是顿、华严是顿 ,其他阿含、方等、般若都是属於渐教,都是次第修学的。

  「今经判在方等,非化仪顿」,所以不能照一般教学的顺序来看。「今之顿者,乃於化法」,法是教学的方法 ,「以圆为顿,乃顿教相,非顿教部也」。如果是顿教部,那它不归华严部,就是归法华部,那是顿教部的。它这 是在方等部,但是它的方法属於圆顿,在一般排列它没有排列在顿教部里面。「故就韦提,即身得忍」,韦提希夫 人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经听完之后,就能够证得无生法忍,这就是顿超。无生法忍在最低的境界来说,也是圆 教初住菩萨,严格的来讲,这是七地以上才证无生法忍的。可见得她这个地位是没有经次第,一下就提升到这么高 。底下说了,「且无生忍位,在别地圆住」,别教是初地,圆教是初住,「别教凡夫,经无数劫,方至此位」。要 想证得这个地位,通常我们一般讲,要经过两个阿僧祇劫之后才能证得,这是讲凡夫要证到这个果位。她也是凡夫 ,她突然之间就证得这个果位,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底下讲,「唯有圆人,即生可入」。可见得这个听教的人他是 圆顿种性,他是这种根性,所以一听他就开悟,一开悟他就契入,就入了这个境界,入就是证。

  什么叫做悟?什么叫做入?悟是明白了,完全了解了,明白了,这叫开悟。入是把这个道理、这个方法立刻就 变成自己的生活行持,就真正得到受用,这叫入。有人悟是悟了,但是自己得不到受用,自己还是凡夫,还是苦恼 ,那就是虽悟不入。佛法贵是贵在要契入。我们今天也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劝大家念《无量寿经》。念《无量寿 经》要入阿弥陀佛的境界,怎么入法?就是把《无量寿经》讲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无量寿经》的 教训变成我们生活行为,那就入了。如果理论方法都懂了,我们做不到,那是只悟不入,这个没有什么大用处,得 不到真正受用。真正悟入,现在一定离苦得乐,马上自己生活就改变,确实改变,命就转了,立刻就转,将来决定 生净土。这才是真正学佛。一定要把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教训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个重 要!

  我们在一切经里面,选择《无量寿经》也是很有道理的。《无量寿经》是一切诸佛所提倡的,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无量寿经》分量不多,它所讲的是面面都周到,这个很难得。比如《金刚经》,《金刚经》完全 是理,明理可以,怎么样应用在生活上?这个没有讲,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拿那个做根据就很难。《无量寿经》上 告诉我们,怎么样孝顺父母、怎么样尊敬师长、怎么样跟社会大众相处,它统统讲得很清楚,这是非常之难得。尤 其是当然它讲得很多,几乎一大半的经典上这些都讲到,专门密集的来讲处事待人接物这些教训的,是三十三章到 三十七章,这五章是全讲这个。所以我们今天早晚课,早课我们念四十八愿,晚课我们就念后面这五章。念后面五 章就是希望都能够应用到生活上,我们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有个依据,遵照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教训来做。 读四十八愿,希望我们的想法、看法跟阿弥陀佛相同,我们的心、愿与佛相同,我们的解、行与佛相同,这个叫契 入。

  经文不长,容易!讲一遍也容易,读一遍也容易,做都不难。如果是其他的大经,像《华严》是好,方法说的 也很多,比《无量寿经》还多,理论讲得还详细,但是经太大了。太大了受持就不方便,没有这一卷经来的方便, 所以,特别选这部经。尤其我们目的要求生西方净土,这是西方净土最主要的一部经典,所以有许多的理由选择这 部经,而不选择其他经典。

  「若将结益判教」,结是总结,益是利益,就总结、利益上来说、来判教,「偏圆,最为明显」,它是圆教, 它不是全圆,它是偏圆。它不是纯圆,纯圆是《法华》,全圆是《华严》。给诸位说,《无量寿经》是纯圆、是全 圆,这个地方为什么偏了?因为它讲的东西偏重在净土的理论、方法、因果,并不是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做整 个介绍,整个的介绍是《无量寿经》。像这个经上没有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就是不圆满,《无量寿经》里面讲 的有理论,讲的有三辈往生,有往生正因。此地讲的是三辈九品,这跟《无量寿经》讲的一样,但是《无量寿经》 讲的简略,这里讲的详细。虽然讲的详细,但是它讲的并不是完全圆满,圆满的是在《无量寿经》,这个可以做为 《无量寿经》之补充,做为补充读本。「是故今文就益定之,是顿非渐」,从它的利益来讲它是顿教 。

  「题称佛说,简异四人」,佛法是非常开明的,是有极大的包容性的,它不自私。不是说佛经,只有佛说的才 叫佛经,别人说的就不可以称佛经吗?佛说可以,只要你跟佛说的宗旨、理论、依据相同,佛都承认,你说的跟我 说的一样,这就是佛经。所以,佛经是五种人说,有佛说的,佛自己说的,有弟子说的,佛的学生说的,有诸天说 的,有仙人说的,还有变化人说的。这么多人都可以说,但是那些人说的经要得到佛的同意,都算是佛说的。但佛 现在也不在世,如果这些人说了,谁给他证明它是佛经?佛不在世,就有所谓法印,法印是讲原理原则的,原理原 则跟佛讲的相同都可以称之为佛经。小乘有三个原则,无我、无常、涅盘,如果不违背这个原理,这些人说的我们 都可以称它为经,跟佛说的宗旨没有两样。大乘经典就是实相,符合实相我们都可以承认这是佛经,不一定要佛说 。你看在我们中国,《六祖坛经》不是佛说的,是惠能大师说的。惠能是中国人,没到印度去过。他的承传是五祖 忍和尚传给他的,五祖忍和尚也是中国人,也不是印度高僧传给他的。他说的,我们中国大乘各宗各派的祖师大德 都承认可以称之为经,为什么?他老人家所讲的,跟佛在大乘经上所讲的宗旨决定不违背。这就是个 例子。

  本经经题上冠上「佛说」,加上这个字是佛亲口说的,不是其他四种人说。其他四种人说,经题上不可以加上 佛说,加上「佛说」的话一定是佛自己说的。这是在经典题目上冠「佛说」两个字,是有它的原则的,这是佛亲口 说的。另外就是正宗分,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讲的,通常像这样的经典冠「佛说」。如果正宗分上,虽然是佛说的 ,正宗分第一句话不是佛说的,在经典上就不冠这个字。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上面不冠佛说,这都是佛 跟弟子一问一答,第一句话不是佛说的。如果第一句话是佛说的,这个经典通常经题上要冠上「佛说」,使我们一 看就了解这个经是佛亲口所说的。

  往下我们就讲到经文了。好,我们休息几分钟。